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科学技术馆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综合性科技馆,是实施科技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大型科普基础设施【甲】中国科技馆在安华桥畔萌芽成长,在奥林匹克公园发展壮大,秉持“体验科学、启迪创新”的理念,保持“至臻至谨、同创同心”的精神,形成了独特的科普魅力。在这里,可以感受科学原理的美妙,惊叹技术应用的巨变【乙】探秘精巧机器的神奇,体会世间生命的多彩;领略前哲探究的历程,放飞科技创新的梦想……
【甲】??【乙】两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甲】,???【乙】。
2.下面四位同学发言时所用成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A.老一辈科学家以身作则,他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激励着我不断前进。
B.中国科技工作者们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心中有国家,眼里有使命,在攀登科技高峰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成就辉煌。
C.面对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静心笃志,甘坐冷板凳,肯下“十年磨一剑”的苦功夫,从而不断取得重大成就。
D.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暴风雨”常常如约而至,唯有拥有坚强的意志和远大的志向,才能创造奇迹。
二、基础知识综合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涌现了一代又一代的杰出科技工作者。他们是“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的科学巨擘钱学森,他们是“禾下乘凉梦,一梦逐一生”的天下粮仓守望者袁隆平。他们始终心系祖国和人民,锲而不舍、无私奉献,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呵护了我国科学技术的成长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青年科技工作者以科学家精神为引领,追询先辈足迹,抵力奋进,定能不断攀登科学高峰!
3.对加点字的读音和画线词语字形有疑问。下列判断错误一项是(???)
A.“锲”应读为“qiè”。 B.“瞩”应读为“zhǔ”。
C.“追询”应写为“追寻”。 D.“抵力”应写为“砥立”。
4.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一副对联,他不能确定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你认为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上联:①勇创科学奇迹
下联:赴汤蹈火共谋民族②
A.①忠心耿耿②复兴 B.①呕心沥血②兴旺
C.①呕心沥血②复兴 D.①忠心耿耿②兴旺
三、名句名篇默写
5.默写
赵师秀在《约客》中写下“有约不来过夜半,①”多少惆怅,多少怅惘,尽在其中;刘禹锡在屡遭打压身居陋室的情况下,以“斯是陋室,②”表达出安贫乐道的高洁志趣;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下蕴含哲思,表明经过努力就会有新天地“③,柳暗花明又一村”;龚自珍在辞官离京归乡之时,用“④,”流露出发挥余热、无私奉献的一片深情。杜甫在《望岳》中以“⑤,一览众山小”抒发他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以“不畏浮云遮望眼,⑥”表现他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豪迈气概。
四、名著阅读
6.《骆驼祥子》中的祥子给曹宅和杨宅都拉过车,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你认为作者刻画这两个人物故事,有什么样的用意?请结合小说情节,简要谈谈你的理由。??
7.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往往具有多面性。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既有机智神勇的一面,又有急躁草率的一面。结合《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对人物的多面性进行简要评析。??
8.阅读《海底两万里》,我们都会运用一些阅读方法,比如快速阅读、精读、浏览、跳读等,请你结合名著内容,简要说说你采用的阅读方法,两种方法即可。??
五、诗歌鉴赏
钟山即事①
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②。
茅檐相对③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注释】①此诗是王安石变法失利之后,辞去相位退居金陵(南京),游钟山时有感而作。②弄春柔:在春意中摆弄柔美的姿态。③茅檐:茅屋檐。相对,对着山。
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第一句的“无声”和最后一句中的“不鸣”,写出了钟山之幽静。
B.这首诗抓住了春色之美,描写了钟山美丽幽静的春景。
C.“竹西花草弄春柔”一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草随风舞动的优美情态。
D.全诗表现了诗人悠闲平和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但字里行间也蕴含着的孤独寂寞和政治上失意的心情。
10.王安石曾对黄庭坚说,“古诗‘鸟鸣山更幽’,我以为不如‘不鸣山更幽’。”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