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七年级下册生试卷及答案.docx
文件大小:39.9 KB
总页数:12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4.15千字
文档摘要

七年级下册生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缥缈(piāo)应和(hè)倔强(jué)迥乎不同(jiǒng)

B.缄默(jiān)踉跄(liàng)恣意(zì)拈轻怕重(niān)

C.恻隐(cè)蹒跚(pán)羸弱(léi)叱咤风云(chì)

D.斡旋(wò)蹂躏(lìn)睥睨(pì)锲而不舍(qi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徜徉恣意拈轻怕重叱咤风云

B.缄默踉跄恻隐之心锲而不舍

C.缥缈应和倔强不屈迥乎不同

D.斡旋蹂躏睥睨一切锲而不舍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虽然成绩优异,但为人谦逊,从不恣意妄为。

B.他虽然成绩优异,但为人谦逊,从不恣意妄为。

C.他虽然成绩优异,但为人谦逊,从不恣意妄为。

D.他虽然成绩优异,但为人谦逊,从不恣意妄为。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他虽然成绩优异,但为人谦逊,从不恣意妄为。

C.他虽然成绩优异,但为人谦逊,从不恣意妄为。

D.他虽然成绩优异,但为人谦逊,从不恣意妄为。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虽然成绩优异,但为人谦逊,从不恣意妄为。

B.他虽然成绩优异,但为人谦逊,从不恣意妄为。

C.他虽然成绩优异,但为人谦逊,从不恣意妄为。

D.他虽然成绩优异,但为人谦逊,从不恣意妄为。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虽然成绩优异,但为人谦逊,从不恣意妄为。

B.他虽然成绩优异,但为人谦逊,从不恣意妄为。

C.他虽然成绩优异,但为人谦逊,从不恣意妄为。

D.他虽然成绩优异,但为人谦逊,从不恣意妄为。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虽然成绩优异,但为人谦逊,从不恣意妄为。

B.他虽然成绩优异,但为人谦逊,从不恣意妄为。

C.他虽然成绩优异,但为人谦逊,从不恣意妄为。

D.他虽然成绩优异,但为人谦逊,从不恣意妄为。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虽然成绩优异,但为人谦逊,从不恣意妄为。

B.他虽然成绩优异,但为人谦逊,从不恣意妄为。

C.他虽然成绩优异,但为人谦逊,从不恣意妄为。

D.他虽然成绩优异,但为人谦逊,从不恣意妄为。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虽然成绩优异,但为人谦逊,从不恣意妄为。

B.他虽然成绩优异,但为人谦逊,从不恣意妄为。

C.他虽然成绩优异,但为人谦逊,从不恣意妄为。

D.他虽然成绩优异,但为人谦逊,从不恣意妄为。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虽然成绩优异,但为人谦逊,从不恣意妄为。

B.他虽然成绩优异,但为人谦逊,从不恣意妄为。

C.他虽然成绩优异,但为人谦逊,从不恣意妄为。

D.他虽然成绩优异,但为人谦逊,从不恣意妄为。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1.《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论语》的第__篇。

12.《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记录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其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出自《孟子》的第__篇。

13.《庄子》是道家经典之一,主要记录了庄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其中“逍遥游”是《庄子》的第一篇,其主旨是__。

14.《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史书,主要记录了春秋时期的历史。其中“曹刿论战”的故事出自《左传》的第__年。

15.《史记》是中国古代一部纪传体通史,主要记录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其中“鸿门宴”的故事出自《史记》的第__篇。

16.《汉书》是中国古代一部纪传体史书,主要记录了西汉时期的历史。其中“苏武牧羊”的故事出自《汉书》的第__篇。

17.《后汉书》是中国古代一部纪传体史书,主要记录了东汉时期的历史。其中“光武中兴”的故事出自《后汉书》的第__篇。

18.《三国志》是中国古代一部纪传体史书,主要记录了三国时期的历史。其中“赤壁之战”的故事出自《三国志》的第__篇。

19.《世说新语》是中国古代一部笔记小说,主要记录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其中“王羲之爱鹅”的故事出自《世说新语》的第__篇。

20.《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通史,主要记录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的历史。其中“安史之乱”的故事出自《资治通鉴》的第__卷。

三、阅读理解题(每题10分,共40分)

21.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论语》选段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