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寓言故事文言文阅读理解与表达
一、文言文阅读理解
要求: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昔有老父,家有一牛,老而病,不能耕作。老父怜之,欲卖之,又恐伤其心。一日,有客过门,见牛,问:“此牛卖否?”老父曰:“此牛老矣,不能耕作,我欲卖之,但恐伤其心。”客曰:“吾有一法,可使牛自卖。”老父曰:“愿闻其法。”客曰:“君以绳系牛角,使牛自拉,牛见其角被系,必思脱之,自会尽力拉绳,则牛自卖矣。”老父如其言,果见牛尽力拉绳,遂卖之。
1.下列对文中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老而病:年老多病
B.忍痛割爱:不忍心卖掉自己的爱牛
C.果见牛尽力拉绳:果然看到牛用力拉绳子
D.自卖:自己卖掉
2.下列对文中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君以绳系牛角,使牛自拉,牛见其角被系,必思脱之
B.老父怜之,欲卖之,又恐伤其心
C.吾有一法,可使牛自卖
D.老父如其言,果见牛尽力拉绳
二、文言文翻译
要求: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牛老矣,不能耕作。
2.君以绳系牛角,使牛自拉。
3.老父怜之,欲卖之,又恐伤其心。
4.吾有一法,可使牛自卖。
三、文言文内容理解
要求: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昔有老父,家有一牛,老而病,不能耕作。老父怜之,欲卖之,又恐伤其心。一日,有客过门,见牛,问:“此牛卖否?”老父曰:“此牛老矣,不能耕作,我欲卖之,但恐伤其心。”客曰:“吾有一法,可使牛自卖。”老父如其言,果见牛尽力拉绳,遂卖之。
1.这则寓言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请简要概括他的性格特点。
2.这则寓言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这则寓言故事的语言特点是什么?
4.请简要分析这则寓言故事的结构特点。
四、古诗文默写
要求:根据提示,默写下列古诗文中的空缺部分。
1.《登鹳雀楼》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______。”
2.《春望》中“国破山河在,______城春草木深。”
3.《泊船瓜洲》中“京口瓜洲一水间,______钟山只隔数重山。”
4.《游子吟》中“______养子方知孝,不养儿时不知恩。”
五、文学常识
要求:根据所学文学常识,完成下列各题。
1.《论语》是哪位思想家编撰的?
2.《西游记》的作者是谁?
3.《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代哪位文学家?
4.《出塞》的作者是哪位唐代著名边塞诗人?
六、现代文阅读
要求:阅读下列现代文,回答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他们不张扬,不炫耀,默默地做着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却在不经意间温暖了我们的心。他们就像那些平凡的小草,虽然不起眼,却能在风雨中顽强地生长,为我们撑起一片绿意盎然的天地。
有一天,我在公交车上遇到了一位这样的老人。他身穿一件洗得发白的旧衣服,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他坐在车厢的角落里,静静地注视着窗外。车窗外的风景不断变换,他的眼神却始终停留在那个方向。
突然,车厢里传来一阵哭声。一个小孩不小心摔倒了,手中的糖果洒了一地。他的父母焦急地安慰着他,但孩子仍然哭闹不止。这时,那位老人轻轻地站起身,缓缓地走到孩子身边。他蹲下身子,温柔地拍着孩子的背,轻声安慰他。孩子渐渐止住了哭声,好奇地望着这位陌生的老人。
公交车到站了,老人起身准备下车。小孩的父母感激地看着他,想要向他道谢,但他只是微笑着摆了摆手,转身离开了。那一刻,我看到了他眼中的温柔和善良,仿佛一缕阳光洒进了车厢。
1.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
2.文章中的“他们”指的是什么样的人?
3.文章通过哪个具体事例来表现“他们”的品质?
4.文章结尾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本次试卷答案如下:
一、文言文阅读理解
1.答案:B
解析思路:A项“老而病”解释正确,意为年老多病;B项“忍痛割爱”解释错误,文中并未提到老父割爱,而是不忍心卖掉自己的爱牛;C项“果见牛尽力拉绳”解释正确,意为果然看到牛用力拉绳子;D项“自卖”解释正确,意为自己卖掉。故选B。
2.答案:B
解析思路:A项翻译为“你用绳子系住牛角,让它自己拉,牛看到自己的角被系住,一定会想要脱掉它。”翻译正确;B项翻译为“老父怜之,欲卖之,又恐伤其心。”翻译正确;C项翻译为“我有一个方法,可以让牛自己卖掉。”翻译正确;D项翻译为“老父如其言,果见牛尽力拉绳。”翻译正确。故选B。
二、文言文翻译
1.答案:这头牛已经老了,不能耕作了。
解析思路:关键词“老”、“病”、“不能耕作”分别翻译为“已经”、“多病”、“不能耕作”。
2.答案:你用绳子系住牛角,让它自己拉。
解析思路:关键词“绳”、“系”、“牛角”、“使”、“自拉”分别翻译为“绳子”、“系住”、“牛的角”、“让它”、“自己拉”。
3.答案:老父怜之,欲卖之,又恐伤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