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七年级语文期末文言文阅读(游记类)卷:古文背诵与理解
一、古文背诵
要求:请将下列古文段落背诵并默写出来。
1.题目:《登飞来峰》
段落: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题目:《望岳》
段落: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二、古文理解
要求:阅读下列古文段落,回答问题。
1.题目:《登飞来峰》
段落: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问题: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千寻、浮云、最高层。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这首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2.题目:《望岳》
段落: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问题: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岱宗、齐鲁、阴阳。
(2)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抱负?
四、古文翻译
要求:将下列古文段落翻译成现代汉语。
1.段落:《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
2.段落:《醉翁亭记》中“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一句。
五、古文赏析
要求:阅读下列古文段落,分析其艺术特色。
1.段落:《桃花源记》中“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一句。
问题:
(1)这句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2)这句话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3)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段落:《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
问题:
(1)这句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2)这句话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3)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六、古文应用
要求:根据下列古文段落,完成相应的任务。
1.段落:《出师表》中“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一句。
任务:请用这句话中的“布衣”一词造句。
2.段落:《醉翁亭记》中“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一句。
任务:请用这句话中的“环滁”一词造句。
本次试卷答案如下:
一、古文背诵
1.题目:《登飞来峰》
段落: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答案: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题目:《望岳》
段落: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答案: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二、古文理解
1.题目:《登飞来峰》
段落: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问题: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千寻、浮云、最高层。
答案:(1)千寻:形容极高的塔,一寻等于八尺,千寻即八千尺。
浮云:飘浮的云朵,比喻暂时的障碍。
最高层:指登高远望,身处最高处。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立志高远,不畏艰难,勇于攀登人生高峰的豪情壮志。
(3)这首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答案:(3)这首诗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2.题目:《望岳》
段落: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问题: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岱宗、齐鲁、阴阳。
答案:(1)岱宗:泰山,古代五岳之首。
齐鲁:指齐国和鲁国,古代两个诸侯国,后泛指山东地区。
阴阳:指自然界中阴阳两种相反相成的现象。
(2)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答案:(2)这首诗描绘了泰山雄伟壮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向往。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抱负?
答案:(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立志攀登人生巅峰,俯瞰世界的壮志豪情。
三、古文理解
1.题目:《登飞来峰》
段落: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问题: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千寻、浮云、最高层。
答案:(1)千寻:形容极高的塔,一寻等于八尺,千寻即八千尺。
浮云:飘浮的云朵,比喻暂时的障碍。
最高层:指登高远望,身处最高处。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立志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