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七年级期末考试:文言文游记阅读与写作技能训练测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乙二子,俱学于先生。甲者,资钝而志诚,先生常诲之曰:“学贵持之以恒,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乙者,资敏而志疏,先生常诲之曰:“学贵有恒,勿以智多而骄,勿以才高而傲。”二子皆受业于先生,然其成就各异。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甲者,资钝而志诚
B.先生常诲之曰
C.学贵持之以恒
D.二子皆受业于先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资:天赋,才能
B.诲:教导
C.恒:恒心,毅力
D.成就:成绩,业绩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通过甲乙二子的故事,说明了学习需要持之以恒。
B.文章通过甲乙二子的不同成就,告诉我们学习贵在有恒心。
C.文章强调了学习态度的重要性,告诫我们要端正学习态度。
D.文章通过对比甲乙二子的不同性格特点,说明了学习需要因材施教。
二、文言文翻译
将下面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古诗文默写
1.《离骚》中,屈原表达了“______”的悲愤之情。
2.《滕王阁序》中,王勃用“______”来形容滕王阁的雄伟壮丽。
3.《将进酒》中,李白用“______”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登高》中,杜甫用“______”来形容登高远望的豪情壮志。
5.《望岳》中,杜甫用“______”来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6.《泊船瓜洲》中,王安石用“______”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7.《登鹳雀楼》中,王之涣用“______”来形容鹳雀楼的壮观景象。
8.《夜泊牛渚怀古》中,杨万里用“______”来表达对古人的敬仰之情。
9.《钱塘湖春行》中,白居易用“______”来形容钱塘湖春天的美景。
10.《登飞来峰》中,王安石用“______”来表达对人生的感慨。
四、古诗文鉴赏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江南逢李龟年》
唐代: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描绘了江南的美丽景色。
B.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诗中反映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D.诗中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的相识经历。
B.诗的第三句“正是江南好风景”是对江南景色的赞美。
C.诗的结尾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
D.诗的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下面小题。
《春》
朱自清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通过比喻,将春天比作小姑娘和青年。
B.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C.文章通过描写春天的形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D.文章通过对比,突出了春天与冬天的不同。
2.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的比喻生动形象,富有诗意。
B.文章的语言简洁明了,富有节奏感。
C.文章的描写细腻入微,给人以美的享受。
D.文章的主题单一,缺乏深度。
六、作文
题目:我的成长故事
要求:
1.以第一人称叙述,讲述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或几个故事。
2.故事要真实、感人,展现自己的成长过程。
3.文章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字数在500字左右。
本次试卷答案如下:
一、文言文阅读理解
1.A
解析思路:分析每个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发现A项中的“而”是并列连词,表示并列关系,其他选项中的“而”都是转折连词,表示转折关系。
2.C
解析思路:分析每个选项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发现C项中的“恒”解释为“恒心,毅力”不准确,因为在文中“恒”是指持之以恒,即持续不断。
3.D
解析思路:分析每个选项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发现D项中的“说明了学习需要因材施教”与文章内容不符,文章主要通过甲乙二子的故事说明了学习态度的重要性。
二、文言文翻译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析思路:逐句翻译文言文,注意保留古文的韵味和结构。
翻译如下:
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温习,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