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七年级期末文言文阅读测试卷(寓言故事解析):文言文阅读技巧解析
一、文言文字词解释(每空1分,共10分)
1.①其妻归,怒,自以为失计。(《愚公移山》)
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愚公移山》)
③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④虽北山愚公,年且九十,面山居,而心不惩者,以其志在()山也。(《愚公移山》)
⑤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⑥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⑦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⑧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⑨操蛇之蛇闻其声,惧其志,止而观之。(《愚公移山》)
⑩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二、文言文句子翻译(每空2分,共10分)
1.①愚公移山。
②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③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④操蛇之蛇闻其声,惧其志,止而观之。
⑤且焉置土石?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且焉置土石?/②且焉置土石?
B.①虽北山愚公,年且九十/②虽人病且死
C.①寒暑易节/②始一反焉
D.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②操蛇之蛇闻其声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①其妻归,怒,自以为失计。
B.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C.③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D.④虽北山愚公,年且九十
3.下列对文言文句子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操蛇之蛇/闻其声/惧其志
B.操蛇之蛇/闻其声/惧其志
C.操蛇之蛇/闻其声/惧其志
D.操蛇之蛇/闻其声/惧其志
4.下列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B.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C.操蛇之蛇闻其声,惧其志,止而观之。
D.且焉置土石?
5.下列关于文言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愚公移山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决心,就能实现目标。
B.愚公移山的故事赞扬了愚公的毅力和勇气。
C.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D.愚公移山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愚公的赞美之情。
四、文言文翻译(每空2分,共10分)
1.①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②故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③盖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④是故,敌国畏之,天下莫能与之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⑤故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五、文言文理解与分析(每题5分,共10分)
1.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故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深矣,故循其迹而迹之,察其所由,可以知敌。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故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②夫战,勇气也。()
③故循其迹而迹之,察其所由,可以知敌。()
(2)下列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强调的是地理环境对战争的影响。
B.文中提到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指的是士兵的士气变化。
C.文中通过对比“天时、地利、人和”的重要性,说明了战争胜利的关键。
D.文中强调的是通过观察敌人的行踪和路线来了解敌人。
2.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②亲戚畔之。()
③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下列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强调的是得道与失道对战争胜负的影响。
B.文中提到的“亲戚畔之”是指亲戚背叛。
C.文中通过对比“得道、失道”的情况,说明了战争胜利的关键。
D.文中强调的是君子在战争中必胜的原因。
六、文言文比较阅读(每题5分,共10分)
1.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