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七年级文言文实词虚词综合能力测试卷.docx
文件大小:38.06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1.89千字
文档摘要

2025年七年级文言文实词虚词综合能力测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习之:按时学习。

B.朋自远方来:朋友从远方来。

C.人不知而不愠: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

D.传不习乎:传授的知识不学习。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学习并且按时复习。

B.有朋自远方来:有朋友从远方来。

C.人不知而不愠: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

D.吾日三省吾身:我每天反省自己。

二、文言文翻译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四、文言文断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断句。注意“曰”“乎”等句末语气词,以及“而”“之”“于”等虚词。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五、文言文综合运用

1.下列关于文言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血气未定”指的是年轻人血气尚未稳定,容易冲动。

B.“戒之在斗”意味着在壮年时要警惕斗殴的行为。

C.“戒之在得”表示老年时要警惕贪婪的心态。

D.文中提到的“三戒”都是针对人的不同年龄段的特点而提出的。

2.下列关于文言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血气方刚”形容年轻人精力旺盛。

B.“血气既衰”意味着老年人的精力开始衰退。

C.“戒之在色”是指年轻人要避免沉迷于女色。

D.文中“戒之在得”强调老年人要警惕过度追求物质享受。

六、现代文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回答问题。

小明在课堂上表现得很积极,他喜欢提问,也乐于帮助同学。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小明发现自己在数学课上总是跟不上老师的思路,成绩也有所下降。小明很苦恼,不知道如何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

1.小明在课堂上表现积极,但他最近在数学课上遇到了困难,这是什么原因?

A.小明不认真听讲。

B.小明没有复习好。

C.小明对数学不感兴趣。

D.小明数学基础薄弱。

2.为了提高数学成绩,小明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A.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B.多做练习题,巩固知识点。

C.向老师请教,及时解决疑问。

D.以上都是。

本次试卷答案如下:

一、文言文阅读理解

1.D

解析:根据文意,“传不习乎”中的“传”指的是传授的知识,“习”指的是学习。所以“传不习乎”的意思是“传授的知识不学习”,选项D的解释正确。

2.A

解析:根据文意,“学而时习之”中的“而”是连词,连接两个并列的动作,“学”和“时习之”。所以“学而时习之”的意思是“学习并且按时复习”,选项A的解释正确。

二、文言文翻译

1.我每天都要反省自己:替别人谋划时有没有尽忠?和朋友交往时有没有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复习?

2.通过温习旧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四、文言文断句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五、文言文综合运用

1.C

解析:文中提到的“三戒”分别是针对年轻人的“戒之在色”,壮年的“戒之在斗”,以及老年的“戒之在得”。这些戒律并不是针对所有年龄段,而是针对特定年龄段的特点提出的,所以选项C的表述不正确。

2.D

解析:文中提到的“血气方刚”确实是形容年轻人精力旺盛,“血气既衰”也是指老年人的精力衰退,“戒之在色”是指年轻人要避免沉迷于女色。而“戒之在得”强调老年人要警惕过度追求物质享受,所以选项D的表述不正确。

六、现代文阅读理解

1.D

解析:根据文意,小明在数学课上遇到困难,但并没有提到他不认真听讲、没有复习好或者对数学不感兴趣。文中明确指出小明“喜欢提问,也乐于帮助同学”,说明他认真听讲且乐于学习。因此,小明数学成绩下降的原因可能是数学基础薄弱,选项D正确。

2.D

解析:为了提高数学成绩,小明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包括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多做练习题巩固知识点、向老师请教及时解决疑问等。选项D包含了这些措施,所以是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