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3.1水循环(课件)-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pptx
文件大小:53.62 MB
总页数:34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4.14千字
文档摘要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人教2019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

你还记得降水的条件吗?从天空的云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水或固态水,如雨、雪、雹等,总称降水。大气中需要有足够的水汽;气块需要被抬升并冷却,使水汽凝结;空气中需要有足够的凝结核;哪里来?

课前准备:地球上的水体海洋水96.538%地球水体的存在形式及所占比例湖泊和地下咸水0.935%陆地淡水2.526%冰川68.72%地下淡水30.07%其他淡水1.21%水体,水的集合体,是天然或者人工相形成的分布再不同位置的水。

课前准备:水体的类型气态水固态水液态水水量最少,分布最广特殊条件下存在水量最多

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学习目标1.能够绘制水循环示意图,并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和类型。2.运用图文资料,分析水循环的动力,并说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3.说明水循环在四大圈层之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分析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01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探究学习活动:合作探究活动安排:阅读课本46页的相关内容,小组合作尝试绘制水循环示意图。(1)什么是水循环,读图说清楚自然界的水循环有哪些主要环节?(2)水循环按照发生领域分为哪些类型?(3)组内讨论,尝试绘制水循环示意图。学习任务

初识水循环在自然界中,水通过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和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环节,在各水体之间进行着连续不断变化的过程,称为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

绘制海陆间循环图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海陆间循环,又称水的大循环发生在海洋和陆地之间的循环。意义最重要的类型,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绘制陆地内循环图蒸发蒸腾降水陆地内循环,发生空间在陆地与陆地的上空的循环。意义循环环节为降水,蒸发,蒸腾等。循环水量很少,补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小,对于干旱地区非常重要。

绘制海上内循环图海上内循环,发生海洋和海洋上空之间,循环水量大。蒸发降水意义循环环节为降水,蒸发,循环水量大,但对陆地水更新没有意义。

总结归纳:水循环的类型与环节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类型发生区域特点意义举例海洋和陆地之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海洋和海洋上空之间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补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小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循环水量大,但对陆地水更新没有意义长江流域的水循环塔里木河流域的水循环未登陆的台风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蒸发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降水地表径流下渗下渗地下径流蒸发蒸腾

练习巩固:将下面水循环示意图补充完整,并说明水循环联系了哪些圈层?水循环的过程蒸发水汽输送降水降水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蒸发地表径流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影响水循环的因素活动:生活中的地理活动安排:观看视频,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小组合作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城市的积水是从哪里来的,最终又将去往哪里?(2)城市路面的材质会影响哪个环节?(3)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改善积水?学习任务

影响水循环的因素活动:生活中的地理活动安排: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城市的积水是从哪里来的,最终又将去往哪里?城市的积水主要来源于雨水,最终将通过排水系统排入河道,最终汇入海洋。通过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可以更好地设计和维护城市的排水系统,减少城市内涝等问题的发生,从而提升城市的居住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影响水循环的因素活动:生活中的地理活动安排:为什么同样的降水,在市区街道积水较多?路面的材质会影响哪个环节?城市路面的材质会影响水循环的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环节。地面硬化、绿地面积减少,使下渗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加。城市建设使湖泊、河流面积减少,蓄水排水能力差。城市排水管道堵塞,管网建设滞后,排水能力差等。

重点探究: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小组合作讨论:结合水循环示意图,分析下列人类活动会对水循环产生哪些影响?人工降水植树造林城市道路硬化跨流域调水围湖造田开采地下水

重点探究: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小组合作讨论: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其他影响,并将结果选好填写下表。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人工降雨植树造林城市道路硬化跨流域调水围湖造田开采地下水增加下渗和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减少(植被可涵养水源)增加了降水,影响了水循环降水环节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容易造成城市内洪主要影响水循环的地表径流,调节地表径流的空间分配地表径流和蒸发(削弱蓄水能力增加洪水风险、影响气候调节)影响地下径流

重点探究: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材料: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厚10-15厘米左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这就是砂田。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