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求实际距离”教学反思.doc
文件大小:11.5 KB
总页数:2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求实际距离”教学反思
今天的内容是“求距离”,先激活旧知,要求学生说出比例尺的意义。学生有的从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上进行理解,如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几分之几,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几倍,也有的是将比例尺理解成图上距离是1厘米表示是多少实际,更有一个学生将数字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联系起来,这为后续学习求实际距离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我接着引出问题。由于复习时刚刚说了比例尺表示的意思,在出示例题后,学生想出了解题方法,让我意想不到的是竟然首选方法并没有用到书上的前两种方法,而用的是比例的方法来进行解答的并且在师生的交流中很好地解决地本课的难点。
根据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比例尺列出比例式,设实际距离为x厘米。师:这里实际距离的单位名称为什么用厘米而不用千米或米呢?生1:因为我们在求比例尺的时候,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必须相同。生2:比例尺1:8000,说明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8000倍,所以求实际距离用5×8000。生3:比例尺1:8000,也就是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8000厘米,所以求实际距离用5×8000。生4:根据线段比例尺的意义来进行计算。我由1:8000想到了线段比例尺,所以我在本子上画出了这幅图的线段比例尺,从上面可以看出1厘米表示80米,所以图上5厘米表示的实际距离就用5×80。
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体现了思维的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