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1
PAGE0
1.8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1.8.1加减法统一成加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将加减混合运算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
2.使学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3.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
减法直接转化为加法及混合运算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
省略括号和加号的加法算式的运算方法.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叙述有理数加法法则是什么?有理数减法法则是什么?
2.化简:+(+3);+(-3);-(+3);-(-3).
[教学说明]让学生回顾前面所学的知识,初步感知运算的规律,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为后面的探究打下基础.
二、合作探究,探索新知
加减法统一成加法
(1)将(-8)-(-10)+(-6)-(+4)统一成加法运算的式子是什么?
(2)根据减法法则,按照运算顺序,原式可以转化为:
(-8)-(-10)+(-6)-(+4)=(-8)+(+10)+(-6)+(-4)
(3)在一个加式里,通常把各个加数的括号和它前面的加号省略不写,即有:(-8)-(-10)+(-6)-(+4)=(-8)+(+10)+(-6)+(-4)=-8+10-6-4
这个式子仍看作和式,有两种读法:
按性质符号读作“负8、正10、负6、负4的和”;
按运算意义读作“负8加上10减去6减去4”.
[教学说明]引导学生一步步将加减混合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教师适时总结式子的两种读法,让学生直观了解和式的意义和读法.
(4)观察思考:你能够直接将原式化为省略加号和括号的和的形式吗?有什么规律?
按照化简符号的方法,可以直接将一个加减混合运算的式子化成一个省略加号和括号的和的形式,再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教学说明]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思考,然后进行简单的交流,得出结论,教师及时予以总结,形成方法.
(+3)-(+7)-(-5)+(+9)+(-2)-(+8)
解:原式=(+3)+(-7)+(+5)+(+9)+(-2)+(-8)
=3-7+5+9-2-8
=0
小结:1.先将原式化为省略加号和的形式,
2.再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三、示例讲解,掌握新知
例1把(+)+(-)-(+)-(-)-(+1)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并把它读出来.
解:原式=(+)+(-)+(-)+(+)+(-1)=--+-1
读作“、-、-、、-1的和”,也可以读作“减减加减1”.
[教学说明]让学生按照要求尝试完成,教师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予以点拨和强调,尤其要注意符号.
四、练习反馈,巩固提高
1.将下列各式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
(1)(+16)+(-29)-(+11)+(+9)=;
(2)(-3.1)-(-4.5)+(+4.4)-(+103)+(-2.5)=;
(3)+12-5+--++-=;
(4)(-2.6)-(4.7)-(+0.5)+(+2.4)+(-3.2)=.
[答案]1.
(1)16-29-11+9=16+9-29-11
(2)-3.1+4.5+4.4-103-2.5=4.5+4.4-3.1-103-2.5
(3)12-5=125
(4)-2.6-4.7-0.5+2.4-3.2=-2.6-4.7-0.5-3.2+2.4
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1.有理数的加减法可统一成加法.,统一形成的和式里,通常把各个加数的括号和它前面的加号,省略不写。
2.一个含有加减混合运算的式子,通常先把加减运算统一成加法,然后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可以按“和”的意义或“运算”的意义来读,并且能按“和”的意义来求出结果.
[教学说明]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教师对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强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运算能力.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的练习.
1.8.2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能使用加法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重点】
准确且灵活的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使用加法的运算律准确迅速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一、复习导入
1、把(-10)+(+3)-(+5)-(-7)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
2、有理数的加法有哪些运算律?请用式子表示出来.
[教学说明]让学生回顾前面所学的知识,初步感知运算的规律,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为后面的探究打下基础.
二、合作探究,探索新知
加法运算律的运用
(1)由于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在有理数加法运算中,通常适当应用加法运算律,可使计算简化,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后,也可以利用加法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一般应注意运算的合理性.
(2)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