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古诗词鉴赏(思乡主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要求:从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填入空格。
1.下列诗句中,表达思乡之情的是:
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下列词语中,与“乡愁”意义相近的是:
A.怀念
B.思念
C.感慨
D.感慨
3.下列句子中,运用拟人手法的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C.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4.下列诗句中,运用比喻手法的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C.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5.下列诗句中,运用对偶手法的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C.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二、填空题
要求: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列空格。
1.《登高》一诗中,诗人写道:“,,。”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月夜忆舍弟》一诗中,诗人写道:“,,。”描绘了月夜下的思乡之情。
3.《送元二使安西》一诗中,诗人写道:“,,。”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关切。
4.《泊船瓜洲》一诗中,诗人写道:“,,。”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5.《己亥杂诗》一诗中,诗人写道:“,,。”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三、简答题
要求: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请简述《登高》一诗中的诗人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2.请简述《月夜忆舍弟》一诗中的诗人所描绘的景象。
3.请简述《送元二使安西》一诗中的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4.请简述《泊船瓜洲》一诗中的诗人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5.请简述《己亥杂诗》一诗中的诗人所描绘的景象。
四、翻译题
要求: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五、古诗文默写题
要求:请根据提示,默写下列古诗文名句。
1.“床前明月光,______。”
2.“举头望明月,______。”
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______。”
4.“春眠不觉晓,______。”
5.“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
六、作文题
要求:以“家乡的变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在作文中,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表达对家乡变化的感受和思考。注意:作文内容要积极向上,语言通顺,条理清晰。
本次试卷答案如下:
一、选择题
1.B
解析思路:选项A出自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的是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选项B出自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表达的是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选项C出自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表达的是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选项D出自杜甫的《望岳》,表达的是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故选B。
2.A
解析思路:选项A“怀念”与“乡愁”意义相近,都是指对过去的人或事物的思念;选项B“思念”虽然也有思念的意思,但通常指的是对人的思念;选项C“感慨”表示有所感触而慨叹,与“乡愁”的意义有所区别;选项D“感慨”与选项C相同,表示有所感触而慨叹。故选A。
3.B
解析思路:选项A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使用了拟人手法,将春风拟人化;选项B中“月落乌啼霜满天”使用了拟人手法,将月亮和乌鸦拟人化;选项C中“春风得意马蹄疾”使用了夸张手法;选项D中“独在异乡为异客”使用了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异客。故选B。
4.D
解析思路:选项A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使用了拟人手法;选项B中“月落乌啼霜满天”使用了拟人手法;选项C中“春风得意马蹄疾”使用了夸张手法;选项D中“独在异乡为异客”使用了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异客。故选D。
5.A
解析思路:选项A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使用了对偶手法;选项B中“月落乌啼霜满天”使用了对偶手法;选项C中“春风得意马蹄疾”没有使用对偶手法;选项D中“独在异乡为异客”没有使用对偶手法。故选A。
二、填空题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解析思路:这是杜甫的《登高》中的名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解析思路:这是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中的名句,描绘了月夜下的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