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古诗词鉴赏(思乡主题)卷:名句背诵与理解.docx
文件大小:38.75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2.76千字
文档摘要

2025年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古诗词鉴赏(思乡主题)卷:名句背诵与理解

一、名句背诵

要求:请准确背诵下列名句,并在答题卡上写出对应的序号。

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二、名句理解

要求:请根据对下列名句的理解,回答问题。

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李清照《如梦令》)

问题: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对春天的喜爱

B.对故乡的思念

C.对友人的怀念

D.对美景的赞美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之涣《登鹳雀楼》)

问题:这句诗中的“异客”指的是什么?

A.远方来的客人

B.留在异乡的人

C.前往他乡的人

D.停留在外地的人

三、诗歌分析

要求:阅读下列诗歌,分析其主题和表现手法。

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主题: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泊枫桥时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因思念故乡而生的愁绪。

表现手法:

(1)运用比喻手法,将月光与霜相比较,突出了夜晚的寒冷。

(2)运用拟人手法,将乌鸦的啼叫、渔火的闪烁等自然现象拟人化,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愁绪。

(3)运用对仗手法,如“月落乌啼”、“江枫渔火”,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2.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杜甫《登高》)

主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的痛苦。

表现手法:

(1)运用夸张手法,如“双袖龙钟泪不干”,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思念故乡时泪流满面的情景。

(2)运用对比手法,如“故园东望路漫漫”,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现实的困境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的悲苦之情。

(3)运用对仗手法,如“故园东望”、“双袖龙钟”,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四、古诗词改写

要求:请将下列古诗词改写成现代汉语,保持原意不变。

1.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王之涣《登鹳雀楼》)

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4.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送友人》)

5.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李清照《如梦令》)

五、古诗词默写

要求:请默写下列诗句,注意书写工整,无错别字。

1.月落乌啼霜满天,

2.独在异乡为异客,

3.海内存知己,

4.春风又绿江南岸,

5.晴川历历汉阳树。

六、古诗词创作

要求:请根据下列提示,创作一首五言绝句,要求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提示:雨夜思乡

本次试卷答案如下:

一、名句背诵

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解析思路:对于名句背诵题目,学生需要熟记所学古诗词中的名句,这是基础知识的考查。学生应通过反复朗读和背诵,确保能够准确地书写出题目中的名句。

二、名句理解

1.B.对故乡的思念

解析思路:这句诗通过“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而“明月何时照我还”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2.B.留在异乡的人

解析思路:诗句中的“异客”一词,指的是身处异乡的客人,即留在异乡的人,表达了对故乡的陌生感和对亲人的思念。

三、诗歌分析

1.主题: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泊枫桥时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因思念故乡而生的愁绪。

解析思路: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如“月落乌啼”、“江枫渔火”等,可以得出诗歌主题是对故乡的思念。

表现手法:

(1)运用比喻手法,将月光与霜相比较,突出了夜晚的寒冷。

解析思路:比喻手法是通过将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以增强表达的效果。这里通过将月光与霜进行比较,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寒冷。

(2)运用拟人手法,将乌鸦的啼叫、渔火的闪烁等自然现象拟人化,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愁绪。

解析思路:拟人手法是将非人类的事物赋予人类的特征和行为,以增强表达的情感。这里将乌鸦的啼叫、渔火的闪烁拟人化,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和愁绪。

(3)运用对仗手法,如“月落乌啼”、“江枫渔火”,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解析思路:对仗手法是通过字数、词性、结构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进行排列,以达到平衡和美感。这里通过“月落乌啼”和“江枫渔火”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2.主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的痛苦。

解析思路:通过分析诗句中的意象和情感,如“故园东望”、“双袖龙钟泪不干”等,可以得出诗歌主题是对故乡的思念和流离失所的痛苦。

表现手法:

(1)运用夸张手法,如“双袖龙钟泪不干”,形象地描绘了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