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七年级期末考试:古诗词鉴赏送别诗知识点梳理试题
一、填空题
要求:请根据题目要求,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词语。
1.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写道:“()烟花三月下扬州,()春风拂槛露华浓。”(请写出括号内的词语)
2.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提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请写出括号内的词语)
3.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请写出括号内的词语)
二、选择题
要求:请根据题目要求,从给出的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
1.下列哪位诗人不属于唐代?()
A.李白B.杜甫C.苏轼D.白居易
2.下列哪首诗不属于送别诗?()
A.李白的《送友人》B.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C.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D.王维的《送别》
3.下列关于送别诗的表述,错误的是()
A.送别诗通常表达诗人对离别之人的思念之情
B.送别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C.送别诗中的“友人”通常指诗人自己
D.送别诗的形式多样,包括诗、词、曲等
三、简答题
要求:请根据题目要求,简要回答问题。
1.简述送别诗的基本特点。
2.分析《送友人》中“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两句的含义。
四、古诗词对比阅读
要求:阅读下面的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1)李白的《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2)王维的《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情,请分析两首诗在表达方式上的异同。
2.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两首诗中诗人对友人离别态度的不同。
五、古诗词翻译
要求: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3.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4.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六、古诗词赏析
要求:阅读下面的诗句,然后回答问题。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请解释诗句“白日依山尽”中的“依山尽”的含义。
2.请分析诗句“黄河入海流”所表达的意境。
3.结合整首诗的主题,请谈谈你对“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两句的理解。
本次试卷答案如下:
一、填空题
1.孤帆/孤舟
2.水穷处
3.天涯
解析思路:根据诗句内容,第一题中的“烟花三月下扬州”描述的是春天江面上的景象,因此填入“孤帆”或“孤舟”符合诗意。第二题中的“白日依山尽”描绘的是太阳落山的景象,填入“水穷处”表示水流到尽头,与落日景象相呼应。第三题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的是即使相隔遥远,也能感受到知己的存在,填入“天涯”符合诗意。
二、选择题
1.C
2.B
3.C
解析思路:第一题中,苏轼是宋代诗人,不属于唐代,故选C。第二题中,《登鹳雀楼》是写景诗,不属于送别诗,故选B。第三题中,送别诗中的“友人”通常指离别的人,而不是诗人自己,故选C。
三、简答题
1.送别诗的基本特点包括:表达诗人对离别之人的思念之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形式多样,包括诗、词、曲等。
解析思路:送别诗通常表达诗人对离别之人的依依不舍和思念之情,这是其基本特点。同时,送别诗的语言往往优美,意境深远,能够唤起读者的共鸣。此外,送别诗的形式多样,既有诗,也有词、曲等。
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感慨。其中,“浮云”比喻友人的行踪不定,如同飘浮的云朵;“落日”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暗示着离别的不可避免。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四、古诗词对比阅读
1.两首诗在表达方式上的异同:
相同点: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来表达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情。
不同点:《送友人》通过“浮云”和“落日”的形象比喻,更加抽象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而《送别》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不得意的同情和对友人的祝福。
2.两首诗中诗人对友人离别态度的不同:
《送友人》中,诗人通过“孤蓬万里征”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担忧和对友情的珍视,但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超脱的态度,认为离别是人生常态,不必过于伤感。
《送别》中,诗人则直接表达了对友人不得意的同情,以及对友人归隐南山的生活的祝福。
五、古诗词翻译
1.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翻译:在这里我们一别,你就像孤独的蓬草一样,飘荡在万里之外。
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翻译:飘浮的云彩寄托着游子的心意,落日的余晖映照着故人的情感。
3.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翻译:你说你不得志,就回到南山边去隐居吧。
4.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翻译:只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