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沁园春雪教学课件.pptx
文件大小:2.58 MB
总页数:23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1.44千字
文档摘要

沁园春·雪;教学目标

???一、通过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二、抓住意象理解诗歌的内容美。

???三、赏析词句品味诗歌的语言美。;;沁园春是常见词牌名。创始于初唐。调名源于汉朝窦宪倚势变相强夺沁水公主田园之典故。《万氏词律》云:“《沁园春》是古调,作者极盛,其名最显。”

沁园春以苏轼词为正格,双调114字。亦名《寿星明》。据万树《词律》卷十九所录,还有另一体,即115字者。另有《花发沁园春》与此调无涉。;毛泽东1936年2月率长征部队顺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情不自禁写下了著名的诗篇《沁园春·雪》。

想象毛泽东登高望远,远眺祖国壮丽山河大地的情景,满怀激情齐读。

;;;;;;;;;思考一: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上阕主要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阕由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思考二:祖国的江山正因为如此的多娇,才引得无数英雄竞相为之倾倒,作者对他们又是怎样评价的呢?

“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弯弓射大雕”。;思考三:哪个字在上阕中起到了引出主要内容的作用?

“望”字。在古诗词中,这叫“一字领起”,俗称“领字”。一般上下阕各有一个,读诗词要注意找出领字。;惜”中含有多种意味。

1)含褒意,肯定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英雄,具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过巨大贡献

2)批评这些英雄的不足,批评他们短于文治,在思想、文化方面建树不多,个人的文学才华欠缺。

3)自信自己作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和革命英雄,必将胜过前人。;思考五:本词旨在表达对人民的赞颂,那为什么还要大书雪景,评点帝王呢?

作者大笔挥洒,疾书北国雪景,然而并未停留在此,而是充分发挥自己的丰富独特的想象:茫茫冰雪世界,呈现出阳光照耀大地后银装素裹的瑰丽景象。江山如此多娇,不仅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也有强盗觊觎。祖国壮丽山河岂容日寇铁蹄践踏!中华儿女捍卫民族尊严、主宰自己命运、抵抗外辱内患的豪情力透纸背!下阕引出叹服于自然美景的英雄人物,评价封建帝王功绩卓著的英雄在历史上留下种种遗憾,因为他们的一己江山的阶级局限和时代局限。相形之下,唯有今天的无产阶级人民大众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才能使祖国走上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道路。因此,写景写古代帝王的不足是为后面抒情议论打基础。;?思考六:作者对笔下的历史人物有什么样的态度呢?是肯定还是否定,是赞扬还是批评?你从哪个词或者句子读出来了呢?圈点勾画批注后交流。;;毛泽东作为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其诗词中大都涉及历史与战争。学者王克煜通过深入研究分析认为,《沁园春雪》可谓写得最为出色的一首。它既不像有些诗篇直抒胸臆,也不是一般地运用中国诗歌传统的比兴手法,而是“比”“赋”得体,善于将“赋”的陈述方式融于“比”之中,从而形成了比较雄浑的词风与宽阔深厚的境界。历来诗词咏雪的很多。“雪”是富有诗意的自然景物,不少诗人对“雪”都成功地做了新的发掘。毛泽东这首词因“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而起兴,想象浪漫,文采华美,气魄宏大。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从延安飞重庆,同国民党进行了四十三天的谈判。其间柳亚子屡有诗赠毛,十月七日,毛写此词回赠,随即发表在重庆《新华日报》上,轰动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