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卫风》
女子的觉醒赞歌
关于《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
_西___周__初__年__至__春___秋__中__叶___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
所以又称“诗三百”。在先秦典籍中被称为
“诗”,汉代学者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
全集分风、雅、颂三部分,本书采
用了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诗经》
开创了___现___实__主__义_____文学的源头。
《诗经》
《诗经》“六义”
所谓《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其中“风、雅、
颂”是就其体例分类来说的,“赋、比、兴”是就其表现手法而言的。
(1)风: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魏、唐、秦、陈、
桧、曹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2)雅: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
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3)颂: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功业的。
(4)赋: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直陈其事,铺陈,排比。
(5)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打比方,作比喻。
(6)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
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
六艺:
六艺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中国古代儒家要求
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包括礼(礼仪)、乐(音
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书法)、
数(计算)。还有一种说法将六艺解释为六经,即
《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
秋》。
写作背景
春秋以前,由于原始群婚制的某些观念仍残存于人们的头脑中,礼教在
民间的束缚力远不如后期的封建社会那么强大。
春秋时期,随着私有财产的不断积累和男权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爱情不
自由和男女不平等的程度逐渐加深。男权社会使女性在经济上、政治上都处
于附属地位。在她们狭小的生活天地中,自身的幸福全寄托在丈夫的身上,
因此女性的悲剧时有发生。
《氓》就是春秋时期的一首民歌。
第一章
民,这里指忠厚的
交易,就,靠近
男主人公样子交换不是渡过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
古义:到达;
今义:递进关系连词。拖延请,愿谋划,商量
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古义:把……作为
以秋为期今义:认为
(介词)宾语前置句
那个青年忠厚老实,抱着布匹来换丝。其实他不是来换丝的,而是到我这
里来商量婚事。我送你渡过淇水,到达顿丘。不是我拖延婚期,而是你没有好
的媒人。请你不要发脾气,就把秋天定为婚期吧!
第二章
卫国地名,氓所住的地
方。借代,代指氓古义:眼泪
指示代词,那残破的墙今义:鼻涕
登上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
助词,加强语气占卜显示的兆象灾祸财物,这里指嫁妆
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你
我登上那残破的城墙,来眺望青年所住的复关。看不见他的到来,惹得
我眼泪涟涟。已经看见他的到来,喜得我又说又笑。你用龟甲和蓍草占卜,
兆象没有不详之语。你用车子来接我,我把我的嫁妆搬到你家。
知识卡片“三书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