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乡土中国》之《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课件 高一语文统编版(2019)必修上册.pptx
文件大小:62.96 MB
总页数:41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9.28千字
文档摘要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系列课件——4

壹能够通过提炼概念内涵、概括各章节观点,绘制思维导图。肆把握两章的逻辑关系。贰理解乡土中国社会“差序格局”“团体格局”的内涵及特点。叁能够运用“差序格局”及特点解释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

比较“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两者之间的不同。理解“差序格局”“团体格局”的特点和不同。壹利用圈点勾画法,概括每段段意,提炼重点概念并绘制思维导图。贰

这些俗语反映了中国人怎样的心态?对这种现象,费孝通先生是进行道德批判还是进行学理分析?

1.快速阅读《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用圈点勾画法找出关键词句,总结段意。

《差序格局》第一段中国社会中“私”的毛病普遍存在,因私害公的现象也很普遍第二段因为有权利而无义务,公德心被自私心驱走第三段讨论私的问题就得考虑整个社会结构的格局第四段西洋社会是团体格局第五段家庭在西洋是界限分明的团体,在中国则含糊第六段在中国,“家”的范围具有伸缩性第七段中国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方的格局不同第八段乡土社会中亲属关系是“同心圆波纹”,各圆以“己”为中心结成网第九段乡土社会中地缘关系也是“同心圆波纹”,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为中心第十段西洋社会的团体格局中讲权利,而我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

第十一段“同心圆波纹”性质的差序格局就是儒家最考究的“伦”(人伦)第十二段“伦”重在分别,是有差等的次序,是中国传统社会结构里最基本的概念。这种社会结构不能随意改变第十三段孔子主张克己修身后的外“推”第十四段中国传统思想里有的是“自我主义”,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第十五段孔子的自我主义和杨朱的自我主义不同第十六段孔子的道德系统里绝不肯离开差序格局的中心第十七段孔子决不放松差序层次,他把这道德范围依着需要而推广或缩小第十八段借差序格局解释了中国人“私”的原因,并认为其逻辑与大学“修齐治平”的本质是一样的第十九段差序格局里,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第二十段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差序格局使人们注重“克己”,不会“克群”第二十一段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私人联系的增加,故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第一段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一种“差序格局”,和现代西洋的“团体格局”是不一样的第二段社会结构格局的差别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观念第三段在“团体格局”中,道德的观念建立在团体和个人的关系上第四段“团体格局”社会中的道德体系离不开宗教观念。在象征着团体的神的观念下,派生了平等和公道两个观念第五段团体社会中,每个个人人格上平等,每个团体分子和团体的关系相等第六段“代理者”是团体格局社会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代理者”的权利须由受治者的同意中产生第七段团体格局的道德体系中由公正(公道)而发生了权利的观念,产生了宪法第八段“差序格局”中的道德体系的出发点是“克己”“修身”,团体格局是相反的第九段“差序格局”社会范围是从“己”向外推的。两条基本线路是亲属和朋友,与之相配的道德要素分别是孝悌与忠信

第十段“差序格局”中没有一个超乎私人关系的道德观念第十一段孔子多次用私人关系的道德要素来解释“仁”第十二段在中国乡土社会中缺乏笼罩性的道德观念。要说明“仁”“天下”等概念时,不得不回到具体的伦常关系第十三段我们传统道德体系中很不容易找到个人对于团体的道德要素第十四段解释差序格局道德体系中的“忠”并非个人对于团体的道德要素第十五段在公私的冲突里,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乡土社会中团体道德的缺乏第十六段在差序格局的社会,传统的道德里不另找出一个笼统的道德观念第十七段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得看所施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第十八段团队格局的社会里,“兼善”类似墨家的爱无差等,和儒家人伦差序恰恰相反

2.依据段意,简要概括《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的基本内容,并绘制思维导图。《差序格局》本篇借助与西洋社会格局的比较,以譬喻的方法阐释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特点,创造性地提出“差序格局”这一概念,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深入分析造成乡土社会群己界限模糊的根本原因,并得出在乡土社会处理群己关系重在“克己”。

(2)思维导图社会结构格局(3)西洋社会:“捆绑式”团体格局(4)中国乡土社会:“同心圆水波式”,差序格局(7)成员对团体关系相同(4)团体有界限,界限分明(5,10)体现特点“家”的范围具有伸缩性(6)亲属关系类似“同心圆波纹”(8)地缘关系类似“同心圆波纹”(9)有差等的次序(11-12)以“己”为核心,推己及人(13-16)群己界限模糊(17-18)“克己”(19-20)因私害公现象普遍(1)因私害公的后果(2)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本篇完善了“差序格局”的含义,讨论了建立于差序格局基础上的乡土社会道德的特征。乡土社会的道德观念是由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承载的道德要素所决定的,这种道德体系中既没有笼罩全体的道德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