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对杂交实验结果的分析;③提出问题
F2中为什么会出现新的性状组合呢?F2中不同性状的比(9∶3∶3∶1)与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2的3∶1的数量比有联系吗?;(2)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①假说内容
a.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遗传因子控制。
b.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___
。
c.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且数量比为
。
d.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基因型有,表现型有,且比例为。;②遗传图解;③结果分析;(3)演绎推理——设计测交实验
①方法:测交法
②测交图解;(4)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进行测交实验,结果与演绎结果相符,假说成立,得出自由组合定律。;(1)源于必修2P9:孟德尔杂交实验中为什么要用正交和反交?
提示用正反交实验是为了证明性状的遗传是否和母本有关。
(2)源于必修2P10“旁栏思考”:两对相对性状实验中9∶3∶3∶1数量比与一对相对性状实验中的3∶1有什么联系?
提示从数学角度分析9∶3∶3∶1是(3∶1)2的展开式,由此推知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是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结果(3∶1)的乘积——(3∶1)2。;(3)源于必修2P11表1-2:孟德尔做正反交的测交实验,说明F1产生配子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伸应用;延伸应用;2.自由组合定律
(1)细胞学基础;(2)实质、发生时间及适用范围;(3)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热图分析;热图分析;热图分析;热图分析;热图分析;3.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考向一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过程
1.D、d和T、t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两对相对性状。若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得到F1的基因型为DdTt,F1自交得到F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F1自交时,雌配子与雄配子是随机结合的
B.F2中重组类型占3/8
C.F2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4
D.F2中有9种基因型,在双显性状中,杂合子占8/9;2.(2022·沈阳高三模拟)孟德尔在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杂交获得F1,F1自交得F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黄色与绿色、圆粒与皱粒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故这两对性状的遗
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F1产生的雄配子总数与雌配子总数相等,是F2出现9∶3∶3∶1性状分
离比的前提
C.从F2的绿色圆粒植株中任取两株,这两株基因型不同的概率为4/9
D.若自然条件下将F2中黄色圆粒植株混合种植,后代出现绿色皱粒的概
率为1/81;;考向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验证
3.棉铃虫是严重危害棉花的一种害虫。科研工作者发现了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毒蛋白基因B和豇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D,均可导致棉铃虫死亡。现将B和D基因同时导入棉花的一条染色体上获得抗虫棉。棉花的短果枝由基因A控制,研究者获得了多个基因型为AaBD的短果枝抗虫棉植株,AaBD植株自交得到F1(不考虑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F1表现型比例为9∶3∶3∶1,则果枝基因和抗虫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若F1中短果枝抗虫∶长果枝不抗虫=3∶1,则B、D基因与A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C.若F1中短果枝抗虫∶短果枝不抗虫∶长果枝抗虫=2∶1∶1,则基因型为AaBD的短
果枝抗虫棉植株产生配子的基因型为A和aBD
D.若F1中长果枝不抗虫植株比例为1/16,则基因型为AaBD的短果枝抗虫棉植株产生配
子的基因型为AB、AD、aB、aD;;;若需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交配的品系组合为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考向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
5.频率极低的孟买血型是由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IA、IB、i及位于19号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H、h相互作用产生的,使ABO血型的表现型发生改变,其相关基因型如表所示:;;6.家兔的毛色由两对基因决定。A、a是控制颜色分布的基因,A基因控制颜色分布不均匀,体色均为野鼠色,a基因控制颜色分布均匀,体色表现为具体颜色。B、b为控制颜色的基因,B基因控制黑色,b基因控制褐色。用纯系亲本进行杂交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