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新教师上课培训.pptx
文件大小:1.76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3.05千字
文档摘要

新教师上课培训

演讲人:

日期:

06

职业发展规划

目录

01

教师角色认知

02

教学准备工作

03

课堂管理技巧

04

教学技能提升

05

学生沟通与反馈

01

教师角色认知

传授知识

教师需要系统地传授学科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引导学生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评估学生表现

通过作业、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关注学生发展

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心理和情感支持,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岗位职责定位

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熟悉教学大纲和考试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教师应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学生、家长和同事保持有效的沟通,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教师应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职业素养要求

专业素养

教育理念

沟通能力

道德修养

角色转换策略

从学生到教师的转变

01

新教师需要适应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建立教师威信,提高教学效果。

从教学到育人的转变

02

新教师需要实现从单纯教学到全面育人的转变,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从传授知识到引导学习的转变

03

新教师需要从传授知识的角色转变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

04

新教师需要从单一的教学角色转变为多元的角色,包括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心理的辅导者等。

02

教学准备工作

课程备课流程

明确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

收集教学资料

收集与本节课相关的资料,包括教材、教参、网络资源等。

设计教学流程

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导入、新课讲授、巩固练习、总结等环节。

准备教学用具

根据教学内容准备相应的教学用具,如投影仪、教学软件、实物等。

教案设计规范

教案应包含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部分。

教案结构清晰

01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等。

教学方法多样

02

在教案设计中体现教学创新,如引入新思想、新方法、新案例等,提高教学效果。

教案创新

03

教案使用后应及时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和完善。

教案评估

04

教材分析要点

教材特点

分析教材的编排特点、内容结构和知识体系,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01

02

03

04

教材解读

深入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和思想内涵,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易于学生理解的形式。

教材拓展

根据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增加相关的背景知识和实际案例,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教材取舍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整,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03

课堂管理技巧

纪律维护方法

制定明确规则和奖惩制度

确保学生清楚知道课堂行为规范,并设定相应的奖惩措施,以维护课堂秩序。

积极监督与反馈

合理安排座位

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不当行为,给予积极反馈,强化学生正向行为。

根据学生特点和课程需求,合理安排座位,降低学生间干扰,提高课堂纪律。

1

2

3

提问与回答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合作学习,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拓宽学生思路。

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

肢体语言与情感交流

运用肢体语言、微笑、眼神等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增强师生互动,提高课堂参与度。

师生互动策略

突发情况处理

学生突发状况应对

针对学生的突发状况,如生病、受伤等,迅速采取适当措施,确保学生安全,同时维持课堂秩序。

教学设备故障应对

遇到教学设备故障,如投影仪、电脑等出现问题,迅速调整教学方式,保证教学进度。

外部干扰应对

遇到外部干扰,如噪音、突发事件等,及时安抚学生情绪,引导学生注意力回到课堂。

04

教学技能提升

逻辑清晰

教师应将课程内容有条理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能够轻松理解和记忆。

深入浅出

教师应将复杂的知识以简单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举例讲解

通过生动的例子来解释概念和原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归纳总结

每节课后进行适当的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巩固所学内容。

知识讲授方法

提出开放式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课程内容,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在关键时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

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积极的反馈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表达。

课堂提问技巧

开放式问题

针对性提问

适时提问

积极反馈

多媒体工具应用

教学软件

利用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