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九年级中考物理热点考点知识专项训练
热点一前沿科技、航空航天
热点材料
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4月17日,国家航天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中国航天日”有关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将在上海市举办,包含40余场活动。
今年4月24日是第十个“中国航天日”,此次航天日以“海上生明月,九天揽星河”为主题。据介绍,今年航天日主场活动主要包括:启动仪式、航天科普系列展览、航天文化艺术论坛等,同期将举办航天应对气候变化国际会议、中国航天大会、航天科普进校园、技术交流等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在主场活动启动仪式上,将公布中国月球与深空探测任务国际合作项目信息及有关科学研究成果,发布有关政策及项目签约信息等。4月24日至5月5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办的航天科普展示活动上,将通过模型、实物等展示空间技术、空间科学、空间应用、商业航天以及上海航天产业成就。嫦娥五号、嫦娥六号采集的月球正面、背面样品也将同框展出。
航天日期间还将举办国际月球科研站开发者会议、第二届月球样品研究成果研讨会以及上海空间信息大会、浦东新区卫星互联网产业生态大会等多项特色活动。
2025年“中国航天日”宣传海报。国家航天局供图
今天的发布会上还发布了2025年“中国航天日”宣传海报。海报突出东方美学,象征生机与活力的青绿色系融合水墨背景,明月近旁是“嫦娥六号”探测器的身影,展示中国探月工程的丰硕成果,圆月与发射升空的长征火箭组成数字“10”,寓意今年是第十个“中国航天日”。
考查角度
1、重力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受到重力并处在一定高度时所具有的能
(2)实例:悬挂的电灯、高山上的石头
(3)影响因素:质量、高度
2、弹性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
(2)实例:压缩的弹簧、拉开的弓
(3)影响因素:材料性能、弹性形变程度。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
3、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1)动能和势能都属于机械能,一个物体可以有动能,也可以有势能,还可以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
(2)物体具有的机械能的大小等于物体具有的动能和势能之和,即机械能=动能+势能。
机械能的转化
4、机械能守恒
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尽管动能、势能的大小会变化,但两者的总和不变,或者说,机械能是守恒的。
机械能守恒是有条件的,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时,机械能才是守恒的。
易错点分析
不能正确判断动能和势能的变化情况
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影响物体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高度。
考点练习
1.2024年10月30日凌晨4时27分,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在火箭上升过程中,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看到对方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奔赴的“天宫”空间站 B.地面指挥中心
C.火箭自身 D.卫星发射塔
2.2024年4月30日17时46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在减速下降过程中,返回舱的()
A.动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B.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少
C.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D.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减少
3.2024年4月25日,我国长征运载火箭成功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送往预定轨道.载人飞船离开地面加速上升的过程中()
A.动能增大,重力势能不变 B.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
4.“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于2011年9月29日由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并分别于2011年11月3日、2012年6月18日和2013年6月13日成功实现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飞船的交会对接,如图所示;目前已超出设计寿命,处于超期服役阶段;将来“寿终正寝”时,在指令控制下落向地球,在大气层烧尽或落向海洋。则“天宫一号”()
A.在发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在运行期间靠激光传递信息
C.在对接过程中相对于飞船是运动的
D.经大气层下落时,机械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5.如图所示,2024年11月4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返回时,返回舱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越接近地面,返回舱的质量越大
C.返回舱着陆后底部很烫,主要是由于热传递使其内能增大
D.制造返回舱外壳的材料,需要具有耐高温、耐腐蚀、隔热性好的特点
6.2024年10月30日,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载人飞船与火箭分离后关于运动状态的描述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