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
中考语文答题技巧句子翻译类题型
答|题|技|巧
第一步:
读题
1.先通读全文,了解大意,根据语境理解文意。然后细读指定翻译的句子,进一步读懂句子意思。
2.将指定要翻译的句子以词为单位进行切分,注意固定结构和特殊句式。为逐词对号翻译做准备。
第二步:
翻译
1.留。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包括朝代、年号、谥号、庙号、人名、书名、地名、官职名、器物名、度量衡等专有名词,可保留不译。
2.换。就是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①将文言词替换成现代汉语词,②将古汉语的单音节词替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③将古今异义词替换成现代汉语的意思,④将通假字替换成本字,⑤将活用的词替换成活用后的词等。
3.调。即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在对译的基础上,将特殊句式的语序调整过来,使译句畅达。翻译时需要调整语序的句子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介宾短语后置句,翻译时要将介宾短语移至谓语的前面。②定语后置句,翻译时要把定语移到被修饰、限制的中心语之前。
4.删。把没有意义或不必译出的衬词、虚词删去。如句首语气词“盖”“夫”、音节助词“之”、用于特殊场合的连词“而”等,在翻译时删去之后也不影响译文的准确、通顺,便可删去不译。
5.补。补出文言文中省略的成分或隐含的成分,如句子中省略的主语、谓语、宾语以及介词“于”等,从而使句意完整。
第三步:
确定答案
朗读翻译后的句子,检查是不是符合要求题目,是否有不通顺的地方,有无遗漏或不必要的词语,确定答案。
『典型问答』
1.(2023·重庆·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答案】1.B2.(1)苔痕碧绿,长到台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2)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2.(2023·湖北武汉·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及世祖殂,和士开威权益盛,太尉赵郡王高叡等言于齐主,请出士开为外任。会胡太后觞朝贵于前殿,叡面陈士开罪失,云:“士开城狐社鼠,受纳货赂。臣等义无杜口,胃死陈之。”太后曰:“先帝在时,王等何不言?今日欲欺孤寡邪?”仪同三司安吐根曰:“臣本商胡得在诸贵行末既受厚恩岂敢惜死不出士开朝野不定。”太后曰:“梓宫在殡,事太匆匆,异日论之,王等且散。”
葬毕,叡等促士开就路。太后欲留士开过百日,数不许,有中人知太后密旨者,谓叡曰:“太后意既如此,殿下何宣苦违?”叡曰:“吾受委不轻。今嗣主幼冲,岂可使邪臣在侧?”遂更见太后,苦言之。太后令酌酒赐叡,叡正色曰:“今论国家大事,非为卮酒。”言讫,遽出。
旦日,叡将复入谏,妻子咸止之。叡曰:“社稷事重,吾宁死事先皇,不忍见朝廷顛沛,”至殿门,又有人谓曰:“殿下勿入,恐有变。”叡曰:“吾上不负天,死亦无恨。”入见太后,太后复以为言,叡执之弥固,出至永巷,遇兵,执送华林园,令杀之,叡久典朝政,清正自守,朝野冤惜之。
请将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叡正色曰:“今论国家大事,非为卮酒。”言讫,遽出。
【答案】高叡严肃地说:“我现在是来商讨国家大事的,不是来喝酒的。”说完,就出去了。
解
解
真题·思维剖析
(2023·福建·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①者,年年八月有浮槎②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槎上,多赍③粮,乘槎而去。十余日中犹观星月日辰,自后茫茫忽忽亦不觉昼夜。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遥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具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郡访严君平则知之。”竟不上岸,因还如期。后至蜀,问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时也。
(节选自西晋张华《博物志》)
[注]①海渚:海岛。②槎:木筏。③赍:携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
B.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
C.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
D.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
2.根据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
加点词
方法提示
词义
不失期
联系课文解释词义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
(1)失期:
人有奇志
根据词典推断词义
奇:特异,罕见。(《古代汉语词典》)
(2)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