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成人教育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判断题
1.汇集了上古唐尧时期一直到春秋时期的一些历史文献与史料的《尚书》,通常被视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散文集。()
参考答案:正确
2.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把人类的语言活动区分为“语言”和“言语”两个层面。()
参考答案:正确
3.严格说来,在具体的文学活动中,文学是以话语的方式存在的。()参考答案:正确
4.文学的意境与文学的境界含义完全相同。()参考答案:错误
5.罗马帝国时代出现了阿普琉斯取材于希腊民间传说、描写了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外省民俗风情和社会文化心态的长篇小说《变形记》(又叫《金驴记》),阿普琉斯因此而得“小说之父”之称。()
参考答案:正确
6.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有《哈姆雷特》《麦克白》《罗密欧与朱丽叶》《奥赛罗》等。()参考答案:错误
7.从古至今,人类的文学传播形式大体已经历了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与网络媒介等几个阶段。()
参考答案:正确
8.大约400年后,德国的古腾堡发明了泥活字印刷术,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机械印刷机,用来印刷《圣经》。()
参考答案:错误
9.叙事诗最早的表现形态是史诗,如作为西方文学源头的《荷马史诗》,我国古代的叙事诗经典作品有《孔雀东南飞》《木兰辞》《长恨歌》及《圆圆曲》等。()
参考答案:正确
10.1918年5月《新青年》月刊第4卷第5号上发表了反响强烈的鲁迅的《狂人日记》,这通常被文学史家们视为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开端。()
参考答案:正确
11.古希腊时期,出现了被誉为“希腊喜剧之父”的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他的创作主要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完整保存下来的有《阿卡奈人》《骑士》《鸟》《和平》《蛙》等11部。
()
参考答案:正确
12.根据语言韵律和结构,诗歌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参考答案:正确
13.在我国文学研究领域,唐人王昌龄在《诗格》中提出了物境、情境和意境的说法。()参考答案:正确
14.读者反应批评学派认为,文学作品必须诉诸历史的理解,意义只存在于读者的阅读活动之中。()
参考答案:正确
15.由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三诗人组成的“湖畔派”宣告了浪漫主义的真正诞生,抒情诗人济慈、革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和雪莱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人物。()
参考答案:正确
16.20世纪出现了重在主观情感、意象幻想表达的“表现主义小说”,如卡夫卡的《变形记》等。()
参考答案:正确
17.诗中间接抒情最主要的两种形式是借景抒情与寄情于事。()参考答案:正确
18.《人间词话》的作者是清末民国初的王国维。()参考答案:正确
19.文学的传播分为如下几个要素:传播者、符号、媒介、受众与传播环境。()参考答案:正确
20.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最初居于主导地位的是文学的文化含义。()参考答案:正确
21.在文学领域,蕴藉是指文学作品中那种意义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状况。()参考答案:正确
22.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是文学巫术发生说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参考答案:正确
23.创作方法是指文学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处理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以及构成文学形象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参考答案:正确
24.在托名王昌龄的《诗格》中提出的“诗有三境”是指实境、情境和意境。()参考答案:错误
25.读者的期望主要有整体的文本期待、体裁期待、形象期待、故事情节期待和内蕴期待。()
参考答案:正确
26.美国学者布鲁姆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的一种理论观点。他指出:艺术涉及生产者、作品、世界、欣赏者等四个要素。()
参考答案:错误
27.阅读心境是读者阅读时的情绪和情感等心理状态。()参考答案:正确
28.与传统的经由作家逻辑化处理的心理描写不同,黑色幽默小说力图展现人物非逻辑的潜意识。()
参考答案:错误
29.在明代文坛上出现的由冯梦龙编辑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与凌檬初编著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在文学史上合称“三言”“二拍”。()
参考答案:正确
30.文学最早的传播方式是口语传播。()参考答案:正确
31.文学表现是与艺术构思紧密相联的一个概念,具体内容包括作家如何塑造人物、构思情节、确定主题、设置结构、推敲词语等,总之作家把想象中的内容转化成语言文字的整个过程都属于文学表现。()
参考答案:正确
32.文学的大众传播指的是运用报纸、杂志、电影、电视、互联网、移动媒体等现代媒体向
数量极为广泛的受众传递文学信息的方式。()参考答案:正确
33.1987年,美国的麦可·乔伊思发布了世界上第一部超文本小说《下午,一个故事》。()参考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