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礼仪风俗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荀子文化知识考试近5年真题荟萃附答案.docx
文件大小:34 KB
总页数:19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8.81千字
文档摘要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2025年礼仪风俗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荀子文化知识考试近5年真题荟萃附答案

第I卷

一.参考题库(共80题)

1.荀子回赵国后谁会见了他?他们都谈了什么?

2.川渊枯则龙鱼去之,山林险则鸟兽去之,()。

A、国家失政则士民去之

B、国家失礼则士民去之

C、国家失义则士民去之

3.“欲观千岁,则数今日”,出自荀子哪篇文章?后一句名言是什么?

4.慎子有见于后,无见于先;老子有见于拙,();墨子有见于齐,();宋子有见于少,()。

A、无见于信;无见于畸;无见于多

B、无见于信;无见于多;无见于畸

C、无见于畸;无见于信;无见于多

5.请说出《荀子》“王霸篇”中“能当一人而天下取”的下一句经典名句。

6.“私其所积,唯恐闻其恶也。倚其所私以观异术,唯恐闻其美也。”中“私”的含义是()。

A、私下

B、偏见

C、私人

7.荀子留传后世的赋有哪几篇?

8.安泽在商周与荀子所处的战国时代地名称什么?

9.“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这句话出自荀子著作中的哪一篇?

10.“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中“假”的意思为()

A、假设

B、假如

C、凭借

11.荀子军事思想的核心是(),反对()。

A、仁义;争霸

B、争霸;权势

C、权势;仁义

12.扁善之度,以治气养生,则身后();以修身自强,则名配()、()。

A、彭祖;尧;禹

B、彭祖;尧;舜

C、禹;尧;舜

13.“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中“切”的含义是()。

A、切合实际

B、解说

C、分割

14.荀子在《劝学》篇中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请问:他的下一句名言是什么?

15.荀子在齐国的稷下学宫最为老师,处于学宫领袖地位,为什么他离开齐国稷下到楚国去当一个县令呢?

16.荀子在《王制篇》中对为官执政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写下十六字箴言,你能回答是哪十六个字吗?

17.“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这句话出自荀子32篇中的哪一篇著作?

18.“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出自()。

A、《非相篇》

B、《儒效篇》

C、《修身篇》

19.“上则能尊君,下则能爱民;政令教化,形下如影;应卒遇变,齐给如响;推类接誉,以待无方,曲成制象。”指的是()。

A、篡臣

B、功臣

C、圣臣

20.《劝学篇》旨在谈论()的重要性。

A、为学

B、为政

C、为名

21.荀子《非相》篇中言“人有三不祥”,请说出是哪三不祥?

22.“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元恶不待教而诛,中庸民不待政而化。”中“待”的含义是()。

A、等待

B、通过

C、按照

23.“上不忠乎君,下善取誉乎民;不恤公道通义,朋党比周,以环主图私为务。”指的是()。

A、篡臣

B、功臣

C、奸臣

24.荀子与他的学生韩非,是开辟中国散文四大台柱之一,是谁说的?根据来自于哪本书?

25.在《非相篇》中,荀子论述的三个问题是()。

A、否定相人之术、论述了“法后王”、有关礼义的必要性与方法

B、否定相人之术、论述了“法后王”、有关辩论的必要性与方法

C、否定相人之术、论述了“法后王”、有关治家的必要性与方法

26.生今之世,(),居今之俗,(),舍此而为非者,虽有,不亦鲜乎!

A、志古之道;服古之服

B、志古之路;服古之饰

C、志古之行;服古之衣

27.荀子与孟子对人性的看法,存在根本分岐,分岐的焦点是什么?

28.“臣闻之,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诈。”出自荀子的()。

A、《王霸篇》

B、《天论篇》

C、《衰公篇》

29.请说出荀子《劝学》篇中“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的下一句经典名句。

30.荀子在《王霸篇》中提出的治国方略是()。

A、义立、信立、权谋立

B、义立、功立、权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