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2025年礼仪风俗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汉文化知识竞赛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
第I卷
一.参考题库(共80题)
1.作为腰间固定汉服的工具,具有争议的是()。
A、带钩
B、带扣
C、腰封
D、腰带
2.中国又称“华夏”,夏指的是()。
A、夏天
B、炎热
C、礼仪之大
D、红色
3.以下哪个不符合周礼记载的王后六衣()。
A、展衣
B、鞠衣
C、钿钗礼衣
4.“刺勒歌”是()。
A、南朝著名民歌
B、北朝著名牧歌
C、南朝著名战歌
D、北朝著名情歌
5.当今日本茶道事实上来源于中国宋朝时期的茶道形式,而中国茶道行成的标志是哪一部着作的完成()。
A、《茶录》
B、《茶经》
C、《茶谱》
D、《北苑别录》
6.在网络上第一个较为严谨复原马王堆曲裾和直裾而引起人们对曲裾研习制作广泛性思考的人是()。
A、南楚小将琥璟明
B、西域之火
C、西北之鹰
D、飘过沂州
7.“基础”的“基”是指地基,所以“基”的形旁是“土”;“础”是指(),所以它的形旁是“石”。
A、夯实地基要放石头
B、指垫起柱子的石墩
C、指石头垒起的高台
8.“氵”在现代简化字中常省形为“冫”,于是造成从“冫”的字既有表示水的,也有表示冰或与冷冻有关的。下面的表述错误的是()
A、在“准(水准)冲(冲洗)、决(决口)、减(水少)、凑(汇流)、羡、盗(流涎)”中,“冫”实是“氵”的简写,与冰无关
B、在“冻冷凛冽凊凌”中,“冫”表冰,古文字写如“仌”,像冰块凝结形
C、“凝”的“冫”表示油脂遇冷凝结;“冶”的“冫”也是指油脂,油脂须冶炼方得
D、“凝”的“冫”表示遇冷凝结的冰块,由凝结引申出固定不动,词语如:凝视、凝神。“冶”的“冫”也是表示冰。“冶”的本义是熔炼金属,从“冫”是用冰块遇热易化喻指金属高温遇热熔化
9.男子可以穿曲裾么?
10.“寇可往,朕亦可往!”是()代()(人名)所言。
11.明朝时期以下哪种样式汉服仅仅在洪武朝使用过()。
A、通天冠服
B、忠静冠服
C、皮弁服
12.我国最早的诗歌集是()。
A、《离骚》
B、《楚辞》
C、《诗经》
D、《乐府诗集》
13.“慕”的“”是()的变形。
14.襕衫受()影响而产生,最早出现于()时期
15.汉服运动大事记的整理者是()。
A、大汉玉筝
B、兰芷芳兮
C、青松白雪
16.以下与宋代裙子特征不相符的是()。
A、6幅
B、8幅
C、16幅
D、多褶裥
17.下列关于宋褙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以直领对襟为主,前襟不施衿纽
B、开叉直侧腰,没有不开侧衩者
C、袖有宽窄二式,衣长有齐膝,膝上、过膝、齐裙至足踝几种,长度不一
D、宋代男女皆穿,燕居时均喜服用,尤其盛行于女服
18.颁布壬子衣冠诏的是()。
A、李世民
B、朱棣
C、赵匡胤
19.“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出自宋代哪位大儒()。
A、周敦颐
B、陆九渊
C、张载
20.《增广贤文》中,“长江后浪推前浪”的下一句是()。
A、一代更比一代强
B、世上新人赶旧人
C、江山代有才人出
21.汉服运动是怎么回事?
22.挑选日常生活中穿着的汉服,最好不要选用哪种布料制作的()。
A、天然棉、麻
B、真丝、真丝混纺
C、反光、闪亮的色丁类绸缎
D、适合时装的化纤混纺
23.下面是《说文》对一些字的析解,这种析解方式属于“六书”中的()。 (1)身---《说文》:“身,躬也。”躬---《说文》:“躬,身也。” (2)舟---《说文》:“舟,船也。”船---《说文》:“船,舟也。” (3)顶---《说文》:“顶,颠也。”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