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在真实场景中小学数学项目化作业设计的路径探索.docx
文件大小:19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4.14千字
文档摘要

在真实场景中小学数学项目化作业设计的路径探索

【摘要】项目化作业设计是“双减”“双新”背景下的作业变革新路径。本文探讨在真实场景中开展小学数学项目化作业设计的价值意义。实践研究了在真实场景中小学数学项目化作业设计体系:建构真实场景中项目化作业设计的观念体系;探索真实场景中项目化作业设计的方法体系;突破真实场景中项目化作业设计的技术体系,并通过案例展示了在真实场景中小学数学项目化作业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关键词】项目化作业设计;真实场景;小学数学;路径探索

小学数学项目化作业是以小学数学教学为基础,聚焦数学的核心概念,创造出引发学生主动投入探索的挑战性问题情景,通过探究性的、调控性的、社会性的数学实践引发学生有意义的活动和交流,强调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教师可以基于真实场景,更新作业观念;借助场景资源,创新作业设计;搭建学习场景,扎实作业路径;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丰富学生的数学语言。

一、在真实场景中小学数学项目化作业设计的价值意义

(一)重视情感链接,培养数学眼光

在真实场景中小学数学项目化作业设计的场景和资源等与学生在真实世界遇到的问题和任务是相匹配的,能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实景材料、探究方式做出自主选择。在发现和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理解和运用数学现实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培育数学的美感,培养数学的眼光。

(二)充实具身体验,发展数学思维

在真实场景中的小学数学项目化作业设计具有体验性。通过观察、测量、操作、实验等多种实践形式进行学习和探究,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公式和规律与真实事物之间的联系,丰富探索和理解数量关系的过程,引导学生在具身式的活动中丰富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三)完善过程表达,丰富数学语言

在真实场景中的小学数学项目化作业设计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数学实验等建构真实世界的学习场景,鼓励学生用多元的表征方式将习得的知识外显化,从不同的视角发现和提出问题,用跨学科的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学生在独立思考或者小组合作中,都可以不断地自我评价和反思,在学习共同体之间交流和反馈,丰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二、在真实场景中小学数学项目化作业设计的路径探析

(一)建构真实场景中小学数学项目化作业设计的观念体系

1.素养导向,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新课标指出,作业要发挥诊断、巩固、提升等功能,让学生在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感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发展学科素养。[1]因此,教师在项目化作业设计时,对作业功效的认识要从单一的知识维度转向多元的素养维度,利用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渗透的数学信息和问题,进行作业设计,增添灵活性、自由性和多样性,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育数学核心素养。

2.学科导向,由点状化转向整体化。数学学科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和普遍的适用性。教师在项目化作业设计时,对作业价值的认识要从点状的知识技能转向整体的模型体系。根据学科内不同知识点的内在关联性,以学生的生活环境及任何一个活动场所作为作业素材,通过作业实现前后知识的综合运用,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

3.学情导向,由被动化转向进阶化。从儿童的生活经验来看,数学学习不再是局限于教室中的活动,而且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而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作业设计要以提升学生的内驱力为根本愿景。教师在项目化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对作业布置的认识要从学生被动接受转向主动进阶。教师依托真实场景建构,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和实际发展需求,对作业的难度、类型和数量进行合理的场景化设计,使作业具有真实性、选择性和针对性。

(二)探索真实场景中小学数学项目化作业设计的方法体系

1.设计生活场景,激活数学经验。对接学生的生活经验,将真实的生活体验嵌入到数学问题中,这样的场景创设更接近生活,学生容易将自己代入到真实问题情境中。[2]基于此,教师要搭建实景学习场景,模拟还原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的场域,以动手操作等作业形式,注重拓展延伸和迁移应用,有效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2.设计自然场景,丰富数学感知。大自然也是学习场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学生有天然的吸引力。自然场景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以自然场景为资源设计数学问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增添学习与探究的挑战性,增强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设计项目化作业“校园绿地面积”,学生通过量和画,发现自然中的数学,将图形知识应用到探索和发现中,进一步感知数学的工具性和灵活性。具体活动设计和成果如下。

驱动性问题:如何能够更详细、更具体、更直观地认识我们的校园呢?

子问题:(1)哪些地方有草坪、花圃、树木,它们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