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10.《老人与海(节选)》课件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文件大小:62.92 MB
总页数:39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9.06千字
文档摘要

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一了解海明威及其作品,积累文学常识。

二了解和把握小说主要内容,探讨人物形象,理解作品思想内涵。

三把握圣地亚哥的“硬汉”性格,进一步理解“人的灵魂的尊严”。

四掌握内心独白的创作手法;理解“冰山理论”“电报式写作”

一梳理小说的情节,品味内心独白式语言,把握人物形象。

二老渔夫圣地亚哥的硬汉性格;“冰山理论”“电报式写作”

?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冰山理论

一速读、讨论、探究

二影视助读法:通过影片画面帮助情节梳理。

三读写互促法:梳理故事情节基础上,制作人物卡片,拟写颁奖辞。

?2课时

一了解《老人与海》写作背景

课梳理《老人与海》故事情节

一、情境导入

“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

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

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

这是作家海明威对他的一部作品的评价!

这部作品不仅获得普利策奖,又因“精通现代叙事艺术”为海

明威夺得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这部作品就是《老人与海》。

国民灵魂塑造大师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

给打败的,你尽可把

他消灭掉,可就是打

不败他。”

海明威鲁迅

顽强坚韧、自尊自强富有探索开拓精神的硬汉懦弱卑琐、封闭保守又自高自大的懦夫

画出优点,影响国民画出缺陷,改造国民

二、学习活动

活动一:知人论世——作者、作品与评价

1.走进作者、作品

海明威(1899~1961),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

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

出生入死以致伤痕遍体,拥有过勋章,同时拥有了几百处的伤疤和身体里

无法取出的弹片。

1953年《老人与海》获普利策奖

1954年又荣获第五十四届诺贝尔文学奖

1961年四次婚史,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

表人物,文坛硬汉却用钟爱的猎枪终

结了自己的辉煌,他的墓志铭是:恕

我不能站起来。

从文学成就上来看美国精神和“硬汉”精神

代表作《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

器》《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等

从创作风格来看“冰山原理”简单蕴深意,提倡“站着

写作”的“电报式”行文风格

2.对海明威的评价

约翰·肯尼迪总统的唁电中说:“几乎没有

哪个美国人比欧内斯特·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

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他称海明威为

“本世纪(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二、学习活动

1.写作背景

《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认

识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并与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两人经常一起出海捕鱼。

1936年,富恩特斯曾出海很远捕到了一条大鱼,但这条鱼太大,在海上被拖行了很长时间,

结果在归航途中又被鲨鱼袭击,回来时只剩下了一副骨架。当时这件事给了海明威很深的触动,

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1952年,海明威发表了《老人与海》,这部作品赢得了诸多赞美,海明威

本人也认为这是他“这一辈子所能写得最好的一部作品”。

2.故事梗概

一个名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连续84天没捕着一条鱼。后来,他独

自一人出门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一条足有一千

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

然而在归航途中,一条条鲨鱼陆续

围了上来,尽管老人奋力拼搏,但还是

没能抵挡住凶猛鲨鱼的进攻,等他回到

海岸时,大马林鱼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