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基础强化自考专业(小学教育)真题【考点精练】附答案.docx
文件大小:18.19 KB
总页数:11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3.73千字
文档摘要

自考专业(小学教育)真题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32分)

一、单选题(22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22分)

1、(单选题)自我形象受到空前关注是在()

A.小学阶段

B.初中阶段

C.高中阶段

D.大学阶段

正确答案:C

2、(单选题)()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课堂行为准则。

A.课堂纪律

B.学生守则

C.课堂常规

D.班级日常规范

正确答案:C

3、(单选题)搞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是()

A.了解学生

B.掌握班主任工作规律

C.提高班主任自身素质

D.搞好班级教育工作

正确答案:B

4、(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社会问题剧”的一项是

A.《终身大事》

B.《幽兰女士》

C.《泼妇》

D.《名优之死》

正确答案:D

5、(单选题)课程开发以当代社会的需求为基点、强调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的优先性,此种课程观是()

A.儿童中心课程

B.学科中心课程

C.社会中心课程

D.知识中心课程

正确答案:C

6、(单选题)美国于1636年设立的第一所高等学校是()

A.哈佛学院

B.费城学院

C.耶鲁学院

D.西点军校

正确答案:A

7、(单选题)教育目标分类体系的提出者是()

A.布鲁纳

B.布鲁姆

C.加涅

D.艾斯纳

正确答案:B

8、(单选题)下列选项不属于“竹林七贤”的是()

A.嵇康

B.刘伶

C.钟会

D.向秀

正确答案:C

9、(单选题)“伴随具体内容的学习而形成的对学习的内容以及学习过程本身的情感、态度”,被称为()

A.主学习

B.副学习

C.附带学习

D.相关学习

正确答案:C

10、(单选题)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是需要。()

A.归属

B.自我实现

C.尊重

D.生理

正确答案:B

11、(单选题)任期制规定校长的任期年限,每届一般为()

A.1~2年

B.3~5年

C.5~8年

D.8~10年

正确答案:B

12、(单选题)汉语划分此类的标准主要是()

A.形态标准

B.意义标准

C.功能标准

D.充当何种句法成分的标准

正确答案:C

13、(单选题)提出教育民族性原则,对俄国幼教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教育家是()

A.乌索娃

B.凯洛夫

C.叶连娜

D.乌申斯基

正确答案:D

14、(单选题)“拔苗助长”违背了人的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正确答案:A

15、(单选题)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A.线性关系

B.U型关系

C.倒U型关系

D.平行关系

正确答案:C

16、(单选题)国外现代教育技术是在()的促进下兴起的。

A.系统科学理论研究发展

B.学习与教学理论研究发展

C.教育传播理论研究发展

D.直观教育与媒体技术

正确答案:D

17、(单选题)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

A.《堂吉诃德》

B.《天路历程》

C.《巨人传》

D.《乌托邦》

正确答案:A

18、(单选题)定量研究的目标在于确定()

A.数据类型

B.实验对象

C.因果关系

D.教育现象

正确答案:C

19、(单选题)教育科研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把握学校教育科研的方向,让科研人员看到自己的成绩与不足,进一步提高研究水平、达成研究目的。这是强调学校教育科研评价应坚持()

A.发展性和导向性原则

B.关注过程和关注结果相结合的原则

C.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

D.适应性与超越性相结合的原则

正确答案:A

20、(单选题)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在本质上受()支配。

A.技术理性

B.实践理性

C.解放理性

D.理论理性

正确答案:A

21、(单选题)“明人伦”是我国哪一时期的教育目的()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清末民初

正确答案:B

22、(单选题)在人的美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人的()

A.心灵美

B.语言美

C.行为美

D.相貌美

正确答案:A

二、多选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多选题)“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正确的译文是由()两段合并而成的。

A.有的人比泰山还要重,有的人比鸿毛还要轻

B.人固然是要死的

C.人本来就是要死的

D.有的人的死意义比泰山还要重,有的人的死意义比鸿毛还要轻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