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实训》答案
模块一:
实训一:
一、单选题
1.D2.D3.B4.B5.B6.A7.D
二、判断题
(√)1.(×)2.(×)3.(×)4.
三、简答题
1.答:按发生灾害的形式,能够分为人身事故、设备事.故、电气火灾和爆炸事故等,按发生事故时的电路状况,能够分为短路事故、断线事故、接地事故、漏电事故等,按事故的严峻性能够分为特大性事故、重大事故、一样事故等,按损害的程度能够分为死亡、重伤、轻伤三种。
若是按事故的大体缘故,电气事故可分为以下几类:触电事故。人身触及带电体(或过度接近高压带电体)时,由于电流流过人体而造成的人身损害事故。
射频损害。电磁场的能量对人体造成的损害,亦即电磁场损害。
电路故障。电能在传递、分派、转换进程中,由于失去操纵而造成的事故。
以上四种电气事故,以触电事故最为常见。但不管哪一种事故,都是由于各类类型的电流、电荷、电磁场.的能量不适当释放或转移而造成的。
2.答:电气连接部位触电事故多的原因主要包括:机械牢固性较差、接触电阻较大、绝缘强度较低,容易出现故障。这些连接部位如接线端子、缠接接头、压接接头、焊接接头、电缆头、灯座、插头、插座等,由于设计和维护不当,常常是触电事故的高发区。
实训二:
一、单选题
1.B2.B3.D4.C5.A6.B7.D8.A9.B
二、填空题
1.从此上下2.漏气3.带电设备、逐渐靠近4.低、高、下、上5.止步高压危险
三、判断题
(√)1.(×)2.(×)3.(√)4.(×)5.(×)6.
实训三:
一、选择题
1.D2.D3.A4.C5.B6.C7.B8.D9.A10.C
二、填空题
1.配电网不接地或经高阻抗接地、电气设备外壳接地2.降低3.电力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电气设备外壳接地4.接地5.配电网直接接地、电气设备外壳接保护零线6.直接接地7.零线8.迅速切断电流9.N、PE10.工作与保护共用的
三、简答题
1.答:绝缘击穿、绝缘老化和绝缘损坏。
绝缘击穿:当施加于绝缘材料上的电场强度高于临界值时,绝缘材料发生破裂或分解,电流急剧增加,完全失去绝缘性能。这种现象称为绝缘击穿。发生击穿时的电压称为击穿电压,击穿时的电场强度简称击穿强度。
绝缘老化:老化是绝缘材料在运行过程中受到热、电、光、氧、机械力、微生物等因素的长期作用,发生一系列不可逆的物理、化学变化,导致电气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劣化。
绝缘损坏:损坏是指绝缘材料受到外界腐蚀性液体、气体、蒸气、潮气、粉尘的污染和侵蚀,以及受到外界热源、机械力、生物因素的作用,失去电气性能或力学性能的现象。
这些破坏方式直接影响到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和寿命,因此了解和预防这些破坏方式对于确保电气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2.答:将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或架构与电网的保护零线紧密连接起来,这就是保护接零。
保护接零选用于三相四线制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供电系统(配电小区以外的低压配电共用系统应采用保护接地)。
采用保护接零的安全技术要求有
(1)在中性点接地的低压供电系统中,不允许一部分设备采用保护接地,而另一部分设备采用保护接零;
(2)保护接零系统中,除中性点的工作接地外,在零线的其他一处或多处进行重复接地(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欧姆);
(3)零线上不得装拉开关或熔断器;
(4)主干零线的截面,不得小于相线截面的二分之一;
(5)接至用电设备的保护零线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6)有条件的应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方式;
(7)单相三线式插座上的保护接零端,在采用零线保护时,不准与工作零线相封接。
3.答:TN-S系统适用于对安全要求较高的场所,如潮湿易触电的浴室和居民住宅等,以及对抗电磁干扰要求高的数据处理和精密检测等实验场所。这种系统的特点是PE线和N线在系统中性点分开后,不再有任何电气连接,确保了用电设备金属外壳接零保护的安全可靠性。
TN-C-S系统结合了TN-C系统和TN-S系统的特点,适用于安全要求和对抗电磁干扰要求高的场所。这种系统在从电源出来的那一段采用TN-C系统,起到传输电能的作用,到用电负载附近某一点处,将PEN线分开形成单独的N线和PE线,从这一点开始,系统相当于TN-S系统。
TN-C系统,其中PE线和N线的功能综合起来,由一根称为PEN线的导体同时承担两者的功能。这种系统主要在我国低压配电系统中应用,但不适用于对安全和抗电磁干扰要求高的场所。
选择合适的TN系统类型对于确保电气安全、减少电磁干扰以及满足特定场所的特殊需求至关重要。
实训四:
一、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