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笔试)复习考点
第一章计算机基本
分析:考试形式:选用题和填空题,6个选用题和2个填空题共10分,都是基本概念。
1、计算机四特点:有信息处理特性,有广泛适应特性,有灵活选用特性。有对的应用特性。(此条不需要懂得)
2、计算机发展阶段:经历了如下5个阶段(它们是并行关系):大型机阶段(58、59年103、104机)、小型机阶段、微型机阶段、客户机/服务器阶段(对等网络与非对等网络概念)和互联网阶段(Arpanet是1969年美国国防部运行,在1983年正式使用TCP/IP协议;在1991年6月国内第一条与国际互联网连接专线建成,它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接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直线加速器中心;在1994年实现4大主干网互连,即全功能连接或正式连接;1993年WWW技术出现,网页浏览开始盛行。)
3、应用领域:科学计算、事务处理、过程控制、辅助工程(CAD,CAM,CAE,CAI,CAT)、人工智能、网络应用。
4、计算机种类:
按照老式分类措施:分为6大类:大型主机、小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工作站、巨型计算机、小巨型机。按照现实分类措施:分为5大类:服务器、工作站(有大屏幕显示屏)、台式机、笔记本、手持设备(PDA等)。服务器:按应用范围分类:入门、工作组、部门、企业级服务器;按处理器构造分:CISC、RISC、VLIW(即EPIC)服务器;
按机箱构造分:台式、机架式、机柜式、刀片式(支持热插拔);
工作站:按软硬件平台:基于RISC和UNIX-OS专业工作站;基于Intel和Windows-OSPC工作站。
5、计算机技术指标:
(1)字长:8个二进制位是一种字节。
(2)速度:MIPS:单字长定点指令平均执行速度,M:百万;MFLOPS:单字长浮点指令平均执行速度。
(3)容量:字节Byte用B体现,1TB=1024GB≈10GB≈10MB≈10KB≈10B。
(4)带宽(数据传播率):bps。
(5)可靠性:用平均无端障时间MTBF和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TTR来体现。
(6)版本
6、微处理器简史:Intel8080(8位)→Intel8088(16位)→飞跃(32位)→安腾(64位)
7、飞跃芯片技术特点:飞跃32位芯片,重要用于台式机和笔记本,飞跃采用了精简指令RISC技术。
(1)超标量技术:通过内置多条流水线来同步执行多种处理,其实质是用空间换取时间;两条整数指令流水线,一条浮点指令流水线。
(2)超流水线技术:通过细化流水,提高主频,使得机器在一种周期内完毕一种甚至多种操作,其实质是用时间换取空间。飞跃采用每条流水线分为四级流水:指令预取,译码,执行和写回成果。
(3)分支预测:分值目的缓存器动态预测程序分支转移状况。
(4)双CACHE哈佛构造:指令与数据分开存储。
(5)固化常用指令。
(6)增强64位数据总线:内部总线是32位,与存储器之间外部总线增为64位。
(7)采用PCI(外围部件接口)原则局部总线。
(8)错误检测既功能用于校验技术。
(9)内建能源效率技术。
(10)支持多重处理,即多CPU系统;目前CPU,由提高主频到多核处理。
8、安腾芯片技术特点:安腾是64位芯片,重要用于服务器和工作站;安腾采用简要并行指令计算(EPIC)技术;飞跃系列为32位,精简指令技术RISC;286、386复杂指令系统CISC。奔三增长了:SSE:StreamingSIMDExtensions
插1图
插2图
a、误码率应当是衡量数据传播系统正常工作状态下传播可靠性参数。
b、对于一种实际数据传播系统,不能笼统地说误码率越低越好,要根据实际传播规定提出误码率规定;c、对于实际数据传播系统,假如传播不是二进制码元,要折合成二进制码元来计算。
d、差错出现具有随机性,在实际测量一种数据传播系统时,只有被测量传播二进制码元数越大,才会越靠近于真正误码率值。
9、分组互换技术概念:分为电路互换和存储转发互换(又分为:报文存储转发互换即报文互换、报文分组存储转发互换即分组互换)
报文分组存储转发互换即分组互换又分为数据报方式和虚电路方式。
数据报方式:不需要预先建立线路连接,每个分组独立选用途径,也许出现乱序、反复、丢失,必要带地址;虚电路方式:需用预先建立逻辑连接,所有分组依次传送,不必带地址,不会出现乱序、反复、丢失,不需要路由选用,线路不专用,可一对多。
10、网络协议
(1)概念:为网络数据传递互换而指定规则,约定与原则被称为网络协议。
(2)协议分为三某些:(1)语法,即顾客数据与控制信息构造和格式;(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