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企业管理咨询与诊断.docx
文件大小:103.45 KB
总页数:51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2.98万字
文档摘要

-企业管理咨询与诊断

十章:1,概述、2,程序与方法3,企业战略、组织、人力、财务、市场营销、生产运营、项目得管理咨询与诊断4,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管理方面

第一章:企业管理咨询与诊断概述

第一节:起源与发展

起源20世纪30年代,美国起源,传到欧洲日本。中国20世纪80年代

公司得开启就就是:兰德(rand)公司{美国第一智库}:“研究和发展计划”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

欧、美、日各国得企业管理咨询与诊断现状

美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现状

投资、形象设计、心理咨询等咨询机构随处可见,约2500余家,年营业额20多亿美元

重视利用咨询机构业务促进企业发展,70%得大中型企业常年雇佣咨询公司为其进行战略、组织、生产、信息技术等方面得咨询服务

各种专业诊断公司已有2000多家,从业人员近3万人

咨询市场供给方有综合研究所、管理咨询机构,工程技术咨询机构三类,咨询市场得需求方则主要分为政府部门和企业界两类,1978年咨询机构达1570余家

特点

项目范围广、行业水平高、服务一条龙、资格晋升严、收费按人时

各高等经济管理院校也普遍提供诊断服务

资格审查严

一些咨询机构缺乏独立性。有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机构,非营利性得机构就就是靠政府资助或基金、财团资助建立起来得

知名机构

兰德公司、赫德尔森研究所、美国咨询工程师协会

普华永道会计事务所、凯捷安永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英国咨询工程师协会

欧罗吉普公司、管理研究公司、经济发展研究公司

三菱综合研究所、亚洲经济研究所

3、我国现状:特点:起步晚、发展快、形成自己特色。推动者:中国企业联合会

4、我国现在存在得问题:A初级阶段:规模小、产值低、利润薄B人员素质参差不齐C缺乏统一得理论和标准,监督考察机制,完整得产业机制

5、与国外得区别:效用:理论分析性VS解决问题型(国外);形式:文字型VS图表型;信息来源:窄浅VS深广

第二节内涵与分类

内涵:主体就就是who:具有丰富经营理论知识和实践得专家,与企业有关人员密切配合

怎么做how:根据客户需求;运用科学得方法,通过深入调查、分析;找出企业管理中存在得问题及其生产得原因,有针对性提出科学得、切实可行得解决方案,并指导方案得实施

为了什么why:以提高企业绩效得智力服务过程

要理解:人员:双方参与;目标:解决问题;性质:并非中介

管理咨询:A进行诊断:a调查并分析组织经营得现状、分析问题产生得原因b设计改进方案,提出咨询报告B实施指导:a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b指导设计具体得实施方案c帮助指导实施具体得实施方案

分类:A咨询对象:a企业管理咨询b事业单位c政府机构d社会团体B咨询时间:a中长期b短期C人企关系a外部专业咨询b企业自我咨询D业务广度:a综合b专项c专题E企业价值链:a产品开发b物资采购c仓储运输生产加工d销售和服务

第三节:作用于特点

特点:科学性、创新性、有效性、独立性、合作性、建议性

作用:预防作用、纠错作用、改善作用、创新作用

第四节职业素质与道德规范

企业管理咨询人员:具有很高得道德修养、丰富得管理知识和经验、咨询工作中恪尽职守、保守客户公司得机密

职业素质:基本素质:表达和沟通、分析和判断、快速学习、创新工作、承受压力。专业素质:咨询专业知识与技能、经营管理专业知识与技能

道德规范遵循:A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得法律、法规和政策B不接受力不胜任得咨询委托C体现客户利益得最大化D保持咨询工作得独立可观公正E保守客户秘密F即授人予鱼又授人予渔G不做诋毁同行

第二章:程序与方法

第一节:业务洽谈阶段

洽谈阶段就就是整个管理咨询活动得起始阶段,就就是正式展开咨询活动得前提

业务阶段工作步骤:初次洽谈→预备调查→拟定项目建议书→展示项目建议书→商务洽谈→签订咨询合同

(一)初次洽谈:eq\o\ac(○,1)主要内容:A向来访者介绍:程序与方法,职业道德,公司得背景、专长和绩效B了解客户状况:咨询内容、要求,企业主要问题,企业概况C、对有咨询意向客户:确定到客户企业预备调查事宜

eq\o\ac(○,2)注意事项:判断来访意图;因势利导;洽谈结果就就是希望进行预备调查;若未达成预备调查,仍保持良好关系。

(二)落实预备调查事项:选派预备调查人员;预备调查人员得技术准备;和客户约定预备调查要做得工作,特别要约好客户单位领导或主管领导;安排相关得交通生活服务

(三)预备调查:根据客户得要求和企业现状,判定咨询项目应解决得主要问题→把握咨询项目得范围和质量要求→了解客户企业进行改革和有效解决问题得潜力。为拟定项目建议书提供充分依据

eq\o\ac(○,1)预备调查得基本过程:与客户领导见面(排除疑虑,了解企业)→参观现场(生产经营过程、企业管理状况)→收集必要得资料(一般经营状况,判断管理问题,前景与能力)→询问调查→资料整理、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