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超供应商管理体系构建
演讲人:
日期:
CATALOGUE
目录
01
供应商准入标准
02
供应商评估体系
03
合作流程规范
04
风险管理机制
05
供应商优化策略
06
数字化管理平台
01
供应商准入标准
资质审核基本条件
营业执照
供货能力
质量认证
财务状况
供应商必须持有合法有效的营业执照,经营范围需包含商超提供的商品类别。
供应商应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或其他行业质量认证,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质量控制体系。
供应商应具备稳定的供货渠道和足够的生产能力,确保商超的货源供应。
供应商财务状况良好,具备良好的履约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明确商品的品种、规格、数量、价格、供货时间等关键条款,确保商超和供应商之间的供货关系稳定。
约定商品的质量标准、检验方法、不合格商品处理措施等,确保商品质量符合要求。
约定退换货条件、流程、责任等,保障商超和供应商的合法权益。
约定双方在合作过程中涉及的商业秘密、技术秘密等保密事项,防止泄露。
合作协议核心条款
供货条款
质量保证条款
退换货条款
保密条款
供应商分类分级标准
战略供应商
与商超合作时间长、供应量大、合作稳定的供应商,应列为战略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淘汰供应商
在合作过程中出现严重质量问题、供货不及时、服务差等问题的供应商,应列为淘汰供应商,及时终止合作关系。
优先供应商
在商品质量、价格、服务等方面表现优秀的供应商,应列为优先供应商,给予更多的合作机会和优惠政策。
普通供应商
在合作过程中表现一般的供应商,应列为普通供应商,加强管理和监督。
02
供应商评估体系
包括产品合格率、质量稳定性、售后服务等,是评估供应商的重要指标。
质量指标
考虑采购成本、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制定合理的价格评估体系。
价格指标
包括交货准时率、订单满足率等,反映供应商的交货能力和信誉。
交付指标
质量/价格/交付综合指标
定期评估周期设定
评估周期
根据不同类别供应商的重要性和市场变化速度,设定不同的评估周期。
01
制定详细的评估流程和标准,确保评估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02
评估人员
由专业团队或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避免主观因素干扰评估结果。
03
评估流程
评估结果应用机制
持续改进
根据评估结果,对表现优秀的供应商给予奖励,对不合格的供应商进行惩罚或淘汰。
供应链优化
奖惩机制
针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与供应商共同制定改进计划,促进供应商持续提升。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供应链布局,优化供应商组合,降低采购风险。
03
合作流程规范
订单处理对接流程
订单接收与确认
商超供应商接收并确认商超的订单信息,包括商品种类、数量、价格等。
订单处理
商超供应商根据订单信息进行配货、打包等作业,确保订单准确无误。
订单跟踪与反馈
商超供应商提供订单跟踪服务,确保商超能够及时了解订单状态,同时接受商超的反馈信息,持续改进服务质量。
物流协同管理要求
运输安排
商超供应商需制定合理的运输计划,确保商品按时、安全送达商超。
库存协同
配送服务质量
商超供应商与商超共享库存信息,实现库存协同管理,降低库存成本,提高库存周转率。
商超供应商需确保配送服务质量,包括配送人员的服务态度、运输设备的卫生状况等,以满足商超的要求。
1
2
3
结算对账标准化
结算方式
商超供应商与商超协商确定结算方式,如账期结算、货到付款等,确保双方权益得到保障。
01
商超供应商与商超定期对账,核对销售数据、结算金额等关键信息,确保双方数据一致。
02
结算周期
商超供应商与商超协商确定结算周期,确保资金及时回笼,同时避免结算周期过长导致资金压力。
03
对账流程
04
风险管理机制
评估供应商的生产能力、库存水平、交货周期等,及时识别潜在供应风险。
监控供应商的产品质量、生产过程、原材料来源等,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和安全要求。
检查供应商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产品认证等资质文件,确保供应商合法合规经营。
定期评估供应商的财务状况,包括资产负债率、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等,预防财务风险。
风险预警识别维度
供应稳定性
质量安全性
合规合法性
财务状况
备用供应商选择
建立备用供应商库,确保在主力供应商出现问题时能够迅速切换。
替代产品方案
针对关键产品,制定替代产品方案,确保在供应链中断时能够继续满足市场需求。
紧急采购流程
制定紧急采购流程,缩短采购周期,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及时采购到所需物资。
应急物流安排
建立应急物流机制,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将产品送达客户手中。
应急替代预案设计
履约异常监控措施
交货周期监控
实时监控供应商的交货周期,确保供应商按时交货。
质量检验与验收
对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和验收,确保产品符合合同要求。
履约率评估
定期评估供应商的履约率,对履约率较低的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