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管领导力考试题及答案
一、案例分析题(30分)
1.某社会工作机构负责一项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项目,项目周期为一年。以下是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部分留守儿童家长对项目缺乏了解,不支持孩子参与;
(2)项目执行过程中,志愿者流动性较大,影响项目进度;
(3)项目结束后,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提升不明显。
请结合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分析以上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答案:
(1)问题分析:
家长对项目缺乏了解,不支持孩子参与,可能是因为:
①缺乏对项目内容的认知,认为项目与孩子学习无关;
②担心孩子参与项目会影响学习,增加负担;
③对项目执行者的信任度不高。
解决方案:
①通过举办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向家长介绍项目内容和目的,提高家长对项目的认知;
②强调项目对孩子学习能力的提升,减轻家长顾虑;
③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建立信任关系,邀请家长参与项目活动。
(2)问题分析:
志愿者流动性较大,影响项目进度,可能是因为:
①志愿者对项目缺乏了解,对项目目标不明确;
②志愿者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有效开展项目;
③志愿者工作时间安排不合理,影响参与项目。
解决方案:
①在志愿者招募阶段,明确项目目标和内容,提高志愿者对项目的认知;
②对志愿者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其项目执行能力;
③合理规划志愿者工作时间,确保其能参与项目。
(3)问题分析:
项目结束后,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提升不明显,可能是因为:
①项目实施过程中,缺乏对留守儿童学习情况的关注;
②项目结束后,缺乏持续关注和跟踪,未能巩固学习成果。
解决方案:
①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定期对留守儿童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②项目结束后,持续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开展跟踪活动,巩固学习成果。
二、论述题(40分)
2.请结合社会工作价值观,论述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应如何处理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
答案:
社会工作价值观强调社会工作者应尊重、接纳、关爱、服务每一位服务对象。在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应遵循以下原则处理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
(1)尊重服务对象:尊重服务对象的人格尊严,保护其隐私权,尊重其意愿和选择。
(2)接纳服务对象:接纳服务对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无论其身份、性别、年龄、文化背景等。
(3)关爱服务对象:关注服务对象的需求,关心其身心健康,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4)服务服务对象:以服务对象为中心,为其提供专业、有效的服务,帮助其解决问题、实现自我成长。
具体操作如下:
(1)建立信任关系:通过真诚、耐心、细致的沟通,与服务对象建立信任关系,使其愿意敞开心扉,分享自己的困惑和需求。
(2)倾听服务对象:倾听服务对象的声音,了解其真实想法,尊重其感受,避免主观臆断。
(3)引导服务对象:在尊重服务对象意愿的基础上,引导其进行自我反思,明确问题所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4)协助服务对象: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提供专业、有效的服务,帮助其解决问题、实现自我成长。
三、简答题(30分)
3.简述社会工作者的伦理守则。
答案:
社会工作者的伦理守则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尊重服务对象:尊重服务对象的人格尊严,保护其隐私权,尊重其意愿和选择。
(2)保密原则: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未经服务对象同意,不得泄露其个人信息。
(3)公正原则:公平对待每一位服务对象,不因种族、性别、年龄、文化背景等因素歧视或偏袒。
(4)专业原则:遵守专业规范,不断提高专业素养,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有效的服务。
(5)社会责任: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四、选择题(40分)
4.以下哪项不属于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
A.沟通能力
B.案例评估能力
C.管理能力
D.人力资源能力
答案:D
5.社会工作者在开展服务过程中,以下哪种行为违反了保密原则?
A.与服务对象分享项目经验
B.向服务对象透露其他服务对象的隐私
C.向服务对象请教问题
D.向服务对象介绍相关政策法规
答案:B
6.以下哪项不属于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
A.留守儿童
B.老年人
C.精神病患者
D.企业员工
答案:D
五、论述题(40分)
7.请结合社会工作理论,论述社会工作者在开展社区服务过程中应如何发挥专业优势。
答案:
社会工作者在开展社区服务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以下专业优势:
(1)专业视角:社会工作者具有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理论体系,能够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分析社区问题,为社区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2)资源整合能力:社会工作者具备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能够调动社区内外部资源,为社区服务提供有力支持。
(3)专业方法:社会工作者掌握多种专业方法,如个案管理、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能够针对社区问题采取有效措施。
(4)沟通协调能力: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