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培训,三张财务报表的表间勾稽关系
三张财务报表的表间勾稽关系(四篇)
第一篇: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越重要,“报表越复杂”。的
确,报表复杂程度增加了。注册会计师的考试难度也加大了。
一方面,多样化且复杂化的经济业务需要在报表中得到反映;
另一方面,企业的盈余管理手段也在不断翻新。这些因素使得财
务报表越来越复杂,同时也使得财务报表分析演变为更专业化的
工作。计算几个简单的财务比率已经无法实现财务报表分析的目
的,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
分析者只有具备较强的财务会计知识才能够准确地理解愈
发复杂的财务报表,对于那些关注报表细节、试图了解企业财务
报表中是否存在问题的分析者(如股票交易所的财务分析人员、
证券公司的财务分析师、审计人员等)来说更是如此。因此我们
认为,分析者应该基于报表勾稽关系进行财务报表分析。
所谓基于报表勾稽关系的财务报表分析是指,分析者以财务
报表中各个项目之间的勾稽关系作为主要分析工具,通过考察报
表中某项目的金额及相关项目的金额来分析企业的会计政策选
择、账务处理思路以及报表数字背后的交易或事项,并从报表及
其附注中来证实或证伪自己的假设,进而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
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状况做出判断。这一方法要求分析者熟悉不同
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式对三张表的影响,能够把握报表项目之
间的勾稽关系。
在财务报表中,有些勾稽关系是精确的,即各个项目之间可
以构成等式。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在同一张财务报表中的关系,我们称之为表内关系,相对于表
间关系而言,表内关系是简单的。)再如,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
利润”年初数年末数分别与利润分配表(现在已经不编制利润分
配表了,只编制利润表)中年初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相
等。这些勾稽关系是基本的勾稽关系,也是报表编制者判断报表
编制是否准确的最基本的衡量标准。
不过,对于财务报表分析而言,更为重要的另一种不太精确
的勾稽关系,即报表中的某些项目之间存在勾稽关系,在某些假
设前提和条件下可以构成等式。
如,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一般与资
产负债表货币“资金”年末数年初数之差相等,前提是企业不存在
现金等价物。同理的,现金流量表中的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
额”、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就分别等于资产负债表中的
货币“资金”的年初余额、期末余额。
再如,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现金流量表中的销售商品“、
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等项目之间存
在勾稽关系;(可以简单估算:营业收入--应收账款=销售商品、
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当然,还要考虑应交税费中的有关税金的
变动数)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成本“”、现金流量表中的购买商品、“
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付账款“”等项目之间存
在的勾稽关系。报表分析者需要掌握,在何种情况下这些项目之
间会构成等式,在何种情况下这些项目之间无法构成等式,在何
种情况下这些项目之间的勾稽关系会被破坏。(这种破坏,是可
以修复的,可以根据具体经济业务具体分析)分析者应该考察报
表中这些相关项目之间的关系,并从报表及报表附注中发现相关
证据,进而形成对分析对象的判断。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说明何谓基于报表勾稽关系的财
务报表分析。
一位股票投资者在阅读上市公司年报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
问题。在某上市公司20XX年的年报中,利润表中20XX年主营
业务收入为6.52亿元,现金流量表中20XX年销售商品、提供劳
务收到的现金为5.23亿元,收入与现金流相差1亿多元;同时
在资产负债表中,公司20XX年年末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合计
只有近0.14亿元。这使这位分析者产生了疑惑,近一个亿的收
入为什么在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中未能体现出来?究竟是
该公司的报表存在问题,还是什么原因?这位分析者注意到了
三张表之间的勾稽关系。他的基本思路是:对于利润表中所实现
的主营业务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