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大家好,今天我想分享的是《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这本书中的精华。
这本书不仅揭示了成功人士共有的行为模式,更提供了一套实用的自我提升框架。从积极主动到不断更新,每一个习惯都是通往高效与卓越的关键。
接下来,我结合个人实践,和大家分享探讨如何把这些习惯融入日常生活,迈向更加高效、充实的人生。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是史蒂芬·柯维的经典之作,被誉为在美国影响力仅次于《圣经》的书籍。
第2页
学习这本书,我们首先需要建立一种思维:我们要由内而外全面改造自己。
首先,从自身做起,从内心做起,包括自己的思维定式、品德操守和动机,
其次,个人领域的成功必须先于公众领域的成功。
我们只有先信守对自己的承诺,才能信守对他人的承诺。
第3页
请大家思考一下,想拥有美满婚姻,希望我们的子女更听话以及工作更多自由与自主,你会怎么办?
我们是向外求呢?还是向内修呢?
正确答案是:只有先内修才能向外求,实现个人的成长和改变。
第4页
美国作家弗格森(MarilynFerguson)曾说过:
“谁也无法说服别人改变,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无论动之以情或说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开门。”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掌舵者,内心深处藏着一扇通往变革与成长的门扉。这扇门,唯有自我能察觉其存在,唯有自我拥有开启的钥匙。无论是情感的温暖感召,还是理性的深刻剖析,都只能作为门外轻敲的提示,而非直接推动门轴的力量。真正的改变,源自于内心深处的觉醒与决心,是对现状的深刻反思与对未来的勇敢憧憬。因此,我们无法替他人决定何时跨越门槛,只能以陪伴、鼓励和支持的姿态,静待那扇门由内而外缓缓开启,见证生命之花在自我选择的光芒下绚丽绽放。
第5页
这里,有2个定义需要大家学习一下。
高效能:是达到产出与产能平衡。
习惯:是知识、技巧与意愿相交织的结果。
第6页
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一个农夫无意间发现一只会生金蛋的鹅,不久便成了富翁。可是财富却使他变得更贪婪更急躁,每天一个金蛋已无法满足他,于是他异想天开地把鹅宰杀,想将鹅肚子里的金蛋全部取出。谁知打开一看,鹅肚子里并没有金蛋。鹅死了,再也生不出金蛋。
思考一下,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农夫,你会怎么办?
第7页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那只会生蛋的鹅,只是,有人重蛋轻鹅,失去了鹅,有人重鹅轻蛋,最后自己都可能会被活活饿死。
我们要克服贪婪之心,珍惜并耐心等待生活的恩赐,同时尊重自然和事物的本质规律。
第8页
大家思考一下:大家能列出你的习惯并写出相关联的知识、技巧和意愿吗?
比如早起的习惯、晚睡的习惯,与这两个习惯相关联的知识、技巧和意愿分别是什么?
第9页
古希腊哲学家、文艺理论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曾说过:“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因此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
这句话,告诉我们卓越是习惯的累积。
第10页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成长的3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依赖期:靠别人来实现愿望
第二个阶段:独立期:单枪匹马打天下
第三个阶段:互赖期:群策群力实现最高成就
第11页
我们来思考一下,我们的成长目前处于哪个阶段?
是处于依赖期,还是独立期、还是互相依赖期呢?
第12页
史蒂芬﹒柯维曾经说过:“人生本来就是高度互赖的,想要单枪匹马实现最大效能无异于缘木求鱼。一个能做到互赖的人,既能与人深入交流自己的想法,也能看到他人的智慧和潜力。”
第13页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都是哪些习惯呢?
积极主动
双赢思维
以终为始
知彼解己
要事第一
综合综效
不断更新
第14页
把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可以分成3类:
第一类是:个人领域的成功三习惯:
一是积极主动:采取主动,为自己负责,依据原则及价值观下决定。
二是以终为始:人生目标是衡量一切的标准,做事前先认清方向。
三是要事第一:先做最重要的事情,进行有效管理。
第15页
第二类是:公众领域的成功三习惯:
一是双赢思维:生活是合作的舞台,在人际交往中寻求双边利益。
二是知彼解己:舍弃回答心,改以了解心专注聆听别人。
三是综合综效:尊重差异,欣赏别人,不敌对不妥协,创造式合作。
第16页
第三类是:不断自我提升和完善:
即:不断更新:从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情感四个层面更新你的天性。
第17页
思考一下,聆听你自己的语言,你是积极主动的人吗?
我们一起来做个练习:把左面这些消极被动的语言,改成积极主动的语言。
这个练习,是想告诉大家,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培养积极主动的沟通方式。
第18页
又一个假设:假设你正在前往殡仪馆的路上,要去参加一位至亲的丧礼。抵达之后,居然发现亲朋友好齐集一堂,是为了向你告别。也许这是三五年,甚至许久之后的事,但姑且假定这时亲族代表、友人、同事或社团伙伴,即将上台追述你的生平。
大家来思考一下:
你是个称职的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