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项目管理岗(非事业编制)招聘2人模拟试卷
第一部分单选题(80题)
1、下列哪一项属于规范性法律文件()。
A.法院判决书
B.公证书
C.离婚协议
D.行政规章
【答案】:D
【解析】规范性法律文件是表现法的内容的形式或者载体,它是普遍、多次和反复适用的法律文件。法院判决书是法院对具体案件进行审理后作出的裁决,是针对特定案件、特定当事人的法律文书,仅对该特定案件产生法律效力,不具有普遍适用的规范性,不属于规范性法律文件。公证书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文书,它主要是对特定事项的证明,并非普遍适用的具有规范性质的文件,不属于规范性法律文件。离婚协议是夫妻双方就离婚、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事项达成的协议,仅对协议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是特定主体之间的约定,不具有普遍的规范性和适用性,不属于规范性法律文件。行政规章是指国务院各部委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设区市的人民政府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等制定和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和反复适用性,属于规范性法律文件。所以,属于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是行政规章。
2、公文的主体部分是()。
A.正文
B.发文字号
C.印发时间
D.作者
【答案】:A
【解析】公文一般由版头、主体、版记三部分组成。正文是公文的主体部分,用来表述公文的内容;发文字号属于版头部分,它是发文机关在某一年度内所发各种不同文件总数的顺序编号;印发时间是公文送印的日期,属于版记部分;作者在这里应理解为发文机关,发文机关标志属于版头部分。所以该题答案为正文。
3、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明确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可以做的,哪些行为是不可以做的,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这是法律的()。
A.矫正作用
B.预防作用
C.明示作用
D.规范作用
【答案】:D
【解析】法律的明示作用是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明确告知人们,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让人们可以预先知道自己行为的后果。法律的矫正作用是指法律对违法行为进行制裁和惩罚,以纠正和恢复被破坏的社会秩序和法律关系。法律的预防作用是通过法律的明示作用、执法的效力以及对违法行为进行惩治力度的大小来实现的,使人们不实施违法犯罪行为。法律的规范作用是指法作为行为规则,对人们的意志、行为发生的直接影响,对人的行为所起到的保障和约束作用,它具体可分为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五种作用。该题描述符合法律的明示作用的定义。
4、五柳先生:东晋:陶渊明()
A.少陵野老:明末清初:李晋
B.濂溪先生:北宋:秦观
C.湖海散人:元末明初:罗贯中
D.临川先生:魏晋:王安石
【答案】:C
【解析】“五柳先生”指的是东晋时期的陶渊明,“湖海散人”指的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临川先生”指的是北宋时期的王安石,“濂溪先生”指的是北宋时期的周敦颐,“少陵野老”指的是唐代的杜甫。
5、撰写复函时,正文的开头应首先()。
A.引述来函标题和文号
B.写明回复的法律依据
C.表明复函的态度
D.写明复函的事项
【答案】:A
【解析】复函是针对来函进行回复的公文。在撰写复函正文开头时,首要的是引述来函标题和文号,这样能明确复函所针对的具体来函内容,使收文方清楚知晓是对哪一份来函的回复。而写明回复的法律依据一般不是复函开头的内容,通常在阐述具体回复理由等部分可能会涉及;表明复函的态度应在引述来函之后进行;写明复函的事项也是在开头引述来函之后的步骤。所以,撰写复函时正文开头应首先引述来函标题和文号。
6、某单位在国庆节前夕评选表彰一批先进工作者,应使用的文种是()。
A.通知
B.通告
C.决议
D.通报
【答案】:D
【解析】在该情境中,单位在国庆节前夕评选表彰一批先进工作者,是要告知相关人员先进工作者的情况并起到宣传和教育作用。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其重点在于要求执行或知晓事项,并非主要用于表彰,所以不适合。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主要强调让特定范围的人遵守或知晓某些规定等,与表彰先进工作者的目的不符。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通常是经过会议集体讨论达成的重大决定,而评选表彰先进工作者不属于此类重大决策事项。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评选表彰先进工作者使用通报这一文种是恰当的,它能够起到树立榜样、宣传先进事迹、激励其他人员的作用。所以应使用通报。
7、当前我国博客数量已逾2000万,在“我的博客我做主”所体现的博客自由背后,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