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应用研究.docx
文件大小:40.24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3.26千字
文档摘要

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提出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应用策略,以期改善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过于注重知识考查,以及爱国主义教育与教学内容之间缺乏有效融合等问题。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中学生物学教学;应用策略

文章编号:1003-7586(2024)11-0068-03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实施,它规定面向全体公民全面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并强调了学校教育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国家观念方面的重要作用。该项法规鼓励中学教师在青少年群体中有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以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生物学学科作为中学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依据《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目标要求,发挥着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作用。

1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必要性

1.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和民族自豪感

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学生对国家产生深厚感情、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的重要途径。教师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中学生物学教学,能够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生物科学领域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例如,在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这一章节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适量拓展、介绍中国设置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战略意义和取得的成就,以此激发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1.2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深切感受到科技进步为社会生活带来的便捷,同时了解科学家为推动科技进步所付出的不懈努力和取得的伟大成就。这可以使学生认识到青年一代肩负着推动科学发展,以及为国家繁荣富强贡献力量的重要使命。例如,在学习“生物的变异”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介绍育种专家袁隆平院士在培育杂交水稻过程中的艰辛与挑战。通过学习杂交水稻的育种过程,学生能够更深层次地理解到一粥一饭来之不易,感受到袁隆平院士高尚的爱国情怀,同时了解到科学家在面对科研难题时的坚持不懈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

2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中学生物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教师设计教学目标过于注重知识本位

在当前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由于面临教学时间紧以及学生学业成绩压力大的双重挑战,往往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而忽视了将爱国主义情感、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有效地融入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实施中。

2.2爱国主义教育与中学生物学教学缺乏有效融合

在开设展示课时,虽然大部分教师会有意识地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生物学教学中,但是由于他们在平时教学工作中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学习和钻研的时间、精力不足,因此在将爱国主义教育与生物学教学融合时,会显得过于机械。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导致教学内容突兀和生硬,从而使爱国主义教育流于形式,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3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应用策略

3.1聚焦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设计

概念教学是生物学教学的核心内容,其根本目的在于育人,即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人才。因此,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应当始终将育人目标放在首位,深入思考所教概念在学科育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确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理解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反复思考、衡量教学目标是否能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随后,教师应该确定促进目标达成的具体活动,明确可观测的行为动词,并构建与行为动词匹配的行为内容,确保行为结果可以指向核心素养的具体要素。[1]笔者针对“人体的免疫”一节内容,制订了围绕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目标(见表1)。

3.2挖掘契合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教师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应该巧妙地利用碎片化时间,积极追踪并关注当下的热点新闻,及时进行记录和整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也应有意识地将前沿、生动的教育素材引入课堂中,为生物学知识赋予新的时代感和意义感。笔者收集整理了部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涵盖了我国的生物资源保护、环境保护、科学家的爱国故事以及生物学研究成果等多个方面(见表2)。

3.3设计丰富的爱国主义教学活动

在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初中生物学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教师仅仅依赖讲述新闻事实的教育方法,可能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因此,教师需要挖掘爱国主义教育与初中生物学教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和情感需求,创设富有启发性和互动性的教学情境,采取灵活多样、富有创新性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展开教学,例如案例分析法、跨学科教育法以及实验探究法等。

3.3.1案例分析法融合爱国主义教育

本节课所有案例的选择均建立在真实性、系统性、综合性的基础上。例如,在“生物与环境”复习课上,教师可选取“解长汀之困、析长汀之治”这一真实情境进行案例分析。在分析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