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思政教育与素质培养并行的基础医学教育模式探索.docx
文件大小:43.08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6.19千字
文档摘要

思政教育与素质培养并行的基础医学教育模式探索

饶朗毓吕刚陈锦龙李丽花伍丽娴

[摘要]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其医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将来为病患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思政教育和素质教育是高等医学教育的核心内容。“病原生物学”是基础医学的核心课程,是医学生的主干课程之一。结合“病原生物学”课程的特色,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思政教育和素质培养并行的教育模式,将思政教育和素质培养融入教学的各环节,以达到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亦可为基础医学教育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实践经验基础。

[关键词]思政教育;素质培养;病原生物学;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2020年度海南医学院课程建设专项研究课题“思政先行,素质为重——病原生物学课题德育模式研究”(HYJW202001);2022年度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自筹项目“新医科背景下‘病原生物学多元立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Hnjgzc2022-26)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3)16-0176-04[收稿日期]2022-04-26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课程思政是以思政为主概念,以课程为主载体,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2]。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充分结合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主要任务与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根本职责,可有效实现高校教育教学的目标[3]。本研究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导向,利用本学科已构建的网络教学平台,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进程中深度融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手抓,引导学生树立并坚定正确的价值观。在此基础上,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同时通过与临床紧密合作,开设专题讲座,加强青年教师的培训,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整体提升本学科的教学水平。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面

(一)思政素材的收集和建设

收集“病原生物学”所有教师的授课资源,并通过资料查询、网络搜索等多种途径,对“病原生物学”所有环节中涉及的思政和人文素材进行梳理、汇编,最终构建形成“病原生物学”课程的思政教学素材库。

(二)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病原生物学学科在基础医学学科中具有相对独特的地位,与文学、历史等学科存在诸多结合点,为在教学过程中贯穿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会将一些课堂知识相关的名人事迹、新闻报道等引入课堂教学,如屠呦呦与疟原虫、汤飞凡与沙眼衣原体、伍连德与鼠疫耶尔森菌、中国热带医学奠基人钟惠澜,以及东北农业大学的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等。由此引出病原生物学学科的发展历程、研究者的探索精神、面对病原体和患者的正确态度、病原生物研究的生物安全意识,以及医学生应该具备的职业精神和人文关怀素养等,这种巧妙植入“广告”的教学效果远远好于抽象笼统的道德、励志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此基础上,突出我国微生物工作者们的研究和贡献,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微信公众号添加思政元素,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构建了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病原生物学在线学习平台,开辟“漫话病原”专栏,内容主要包括传染病史、病原体的研究历程、人文故事、新闻报道等,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后续调查显示,学生对此板块给予了高度的认同。我们将延续并拓展这一陣地,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充实框架、填充内容、丰富形式,在拓展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并坚定正确的价值观。

(四)开展第二课堂的思政实践活动

开展多样化的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研究感染性病原及相关疾病。偶像崇拜是青春期的心理特征之一。在崇拜心理的驱使下,被崇拜人物的高尚品德、坚强意志等能强烈地影响崇拜者,启示他们该如何对待生活与事业中的成功和挫折。我们将以“追星”为主题,开展图文或者微视频的创作比赛。学生通过合作收集资料、制作作品,在此过程中深入了解所追寻的“星”的奋斗精神,在实践过程中润物无声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所产生的作品亦可实现思政资源的师生共享、共建,对学生而言,作品制作的过程也是对知识的理解与实践、自我教育的过程;对教师而言,学生创作的优质资源又可以成为新的思政素材。通过活动的评比及实地或者网络平台的展示,可使这些思政元素覆盖更广大的学生群体,产生更积极的辐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