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社交媒体视域下“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五力”研究.docx
文件大小:42.43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4.6千字
文档摘要

社交媒体视域下“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五力”研究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a.青岛软件学院;b.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000)

当前,“00后”已经成为大学校园的主体力量,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活跃于各类社交媒体平台,“起床刷微博、睡前聊微信、问题找知乎、视频看B站”已成为日常生活的写照。但是,随着互联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给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因此,全面认识社交媒体时代的特点、全面掌握“00后”大学生的思想需求和规律、积极探索实施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今报纸、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人们大多选择借助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获取信息。社交媒体突破了传统新闻传播的时空限制,从事件发生、发展到结局都能进行直观、即时、持续的报道,真正实现“全程性”“零时差”“多维度”。信息的传播方式也不再是简单的文字与图片,而是集音频、短视频、Vlog等多维度、多层次、立体化的传播。步入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可以对相关事件发表观点并进行传播,使传播格局更加开放化、多元化。相较于传统媒体,社交媒体更强调信息传播的分众化及互动性,传播更加精准、更有效率,给受众带来强烈的浸入感。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时期社交媒体发展快速,人的话语表达得到放大,自媒体成为人们获取多元信息的重要来源,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将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快速吸收、编辑、传播,传播自由与高效率的同时,虚假信息也夹杂其中,真相有时候难以彰显。尤其传播主体素质差异较大,甚至个别依靠流量生存的媒体人为获取关注并获得由曝光量带来的经济效益而有意无意地发布一些未经证实的信息。由于不同群体对于信息的获取和甄别能力有一定差异,因此极易引发舆论撕裂,甚至带来严重后果。

一是多元主体,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当前,伴随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与新应用的广泛普及,各类由社群和个人掌控的自媒体迅速崛起,成为新的话语主体。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89亿,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网民占9.3%。各种价值观念在网络中碰撞,话语主体多元,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相对被弱化和稀释。

二是过度娱乐化,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社交媒体时代,信息源众多,信息量呈现几何级数增长,为了在短时间内抓住用户的眼球,新奇、有趣、刺激的网络信息成为一个个“爆款”,其中不乏违背社会公序良俗和漠视道德底线的低俗内容,以互联网为手段,正潜移默化影响着大学生的方方面面。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泛娱乐主义会消解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的敬畏感,对国家、民族、社会主义的认同感。

三是信息碎片化,破坏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性。随着抖音、快手等自媒体的涌现,信息传播出现碎片化特征,完整的理论体系被割裂、被肢解,内容呈现出海量化和浅显化,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严密逻辑性和系统体系性造成冲击,弱化了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效果。同时,短视频等传播方式被大学生接受并喜爱,也反映了大学生对个性表达和个性价值的诉求。在多元化社会思潮中,需要更多接地气、有温度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话语,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力不够、解释力不足,阻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达成。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规划不足,实践性不足,合理性不足,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性受到挑战。作为长效化的教学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课程规划方面准确把握大学生的学习特点、个性特点等,从而对相关内容进行合理调整。显而易见,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的网络信息接收能力得到极大强化,针对性的教育规划显得至关重要[1]。但事实上,高校在课程规划方面更多侧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分数评价重视程度较高,并未将对知识内容掌握及知识概念运用纳入大学生教育培养体系,使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计流于形式,无法从根本上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作用,对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形成阻碍。

“00后”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与中国“入世”、载人航天、北京申奥等多个重要事件重叠,与中国“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进程相一致,社会环境安定、物质条件富足、对外开放深入,使“00后”眼界开阔、思维活跃、自信包容。“00后”大学生父母的教育水平较过往有明显提升,普遍更加重视儿童教育,教育方式趋于民主,激发了“00后”较强的个人意识。同时,从社会经济发展环境来看,“00后”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他们更加注重个人权益保护,努力实现个人的价值追求。他们喜欢新鲜事物、喜欢挑战,对于传统的观念和内容兴趣较低。在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上,倾向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