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专业“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与改革思考
解盼盼鞠殿东刘改革
[摘要]科技论文在大学生及研究生的学习过程中十分重要,针对土木工程专业“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实践教学经验,总结出目前学生存在的对科技论文认识不足、学术道德意识缺乏、写作格式不规范、写作逻辑混乱、论文水平亟待提高等各种问题,针对問题提出了组织学术道德培训、论文查阅方式培训、论文格式编辑培训、论文质量提升策略等各种改革建议,旨在提高全国大中专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与研究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进一步提升其科学研究能力。
[关键词]土木工程;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南方超高有机硫煤中稀有金属赋存状态与富集机理”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3)16-0052-04[收稿日期]2022-05-05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我国有越来越多的本科生选择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例如,2021年全国考研人数是377万,比2020年人数增加36万多。“科技论文写作”对于本科生尤其是研究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提高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水平,对学生、教师、学校乃至社会都益处颇多[1-2]。对学生:部分本科生在大一时对科学研究有一腔热血,但不懂查询方法,没有机会接触科研教师;部分学生撰写的科技论文与毕业论文格式漏洞百出、水平有待提高,学生没有认识到水平欠缺之处;学生撰写论文的过程也是训练和提升逻辑思维的过程,提高写作水平可使学生条理清晰、提高办事能力;学生撰写的论文可能会出现重复率过高等问题,通过学习“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论文质量[3]。对教师:教师在审阅学生的论文时,即使对一个注意事项已经提醒学生多次,其在论文中仍然没有纠正。统一对学生进行科技论文撰写培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利于提高师生对论文相关问题的沟通效率。对学校:学校每年都会出现因学生毕业论文盲审不合格而导致部分毕业生无法按期毕业的现象,学校学科评审或者其他排名依据中,学生按时毕业是很重要的一项指标,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可以提高学校的综合科研实力。学生在撰写科技论文时会出现对科技论文认识不足、学术道德意识缺乏、写作格式不规范、写作逻辑混乱、论文水平亟待提高等各种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总结了土木工程专业“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实践教学与改革思考的建议,为提升大学生和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水平提供帮助。
一、存在的问题
对“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总结如下。
(一)对科技论文认识不足
大部分学生在本科期间未阅读过科技论文,学生认为科技论文与报纸报道、语文作文没有区别,写作过程多以第一人称叙述,多出现“我”“我们”“他们”等字样。有些学校不重视“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只将其作为一门选修课,学生一般提交一份报告即可被评为考试合格。有些学生撰写科技论文的态度不端正,基本的学术素养有待提高。部分学生甚至不知道从何处下载文献,每次文献调研都是在百度网页上搜索。有些学生在撰写研究论文时,经常抱怨没有和自己研究方向一样的论文,未意识到科技论文本身就是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与课程教学完全不同。个别学生认为论文完成了或者提交了就“万事大吉”了,对从论文撰写至发表的过程全无概念[4]。
(二)学术道德意识缺乏
部分学生对学术道德没有概念,写作时出现将他人发表的文章直接粘贴到自己的论文中的现象,对于“一稿多投”“剽窃”等行为没有做到坚决杜绝,甚至从未阅读过学术道德的各项要求。学生面对论文重复率过高的问题,不知如何有效降低重复率,只是简单变换句子写法,导致词不达意。个别学生为了保证数据的规律性,甚至编造、篡改数据,这些行为在学术领域是无法被容忍的。
(三)写作格式不规范
许多学生完成科技论文撰写后都认为自己的论文已经完美、无懈可击,然而大部分大学教师在审阅学生的毕业论文或期刊论文时会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即使明确告知论文格式要求,学生最终呈现的论文字体、图表等仍然“漏洞百出”。比如:一篇论文中的字体类型、大小、颜色等“千姿百态”;图片标识不明确,存在分辨率低、质量差、直接使用网上截图、使用多种颜色等问题;表格小数点后数字不统一、数据未标明单位、数据计算过程错误;参考文献未按照格式要求整理、英文字母大小写混乱(例如,将压强单位MPa错写成mPa或mpa,将pH错写成PH)、单位上下标不注意(例如,将体积单位m3错写成m3、将化学式CaCO3错写成CaCO3)、外文字母混用(例如,将质量单位μg错写成ug)、期刊的各项信息标识错误;论文无页码、页眉时有时无、不会分别编辑奇偶页的页码[5];论文中的空格、段落首行缩进字符等杂乱无章,图表题目嵌入在图表中、图表未居中;英文缩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