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阶段高校本科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建设
蒋冬梅李效顺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成就瞩目,已迈进世界高等教育第一方阵,对高校本科教育教学管理也提出了新要求。梳理目前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管理构成,从宏观角度看,本科教育教学管理涉及范围广、部门多,应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教学管理框架;从微观上看,本科教育教学管理主导部门是教务部门,通过校院两级教务联动构建了以管理、服务、培养学生为目的管理队伍。整理归纳高校本科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规范,针对本科教育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本科;教育教学管理;机制
[基金项目]2021年度中国矿业大学校级教改基金“新发展阶段教学管理高效化研究”(2021TS12);2019年度中国矿业大学校级教改基金“基于无人机的实景三维虚拟野外教学系统建设”(2019ZD04)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3)20-0172-04[收稿日期]2022-05-2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走过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极不平凡历程,办学规模、培养质量、服务能力实现历史性跃升[1]。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世界高等教育第一方阵,迈进新发展阶段,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组织保障体系。大学的第一任务是培养人才,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而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2]。根据国家最高教育部门精神指示,高等教育以本科为本,要运行和落实其组织保障体系,管理至关重要,必须健全管理机制,特别是高校本科教育教学管理机制。我国教育部的发文中多次强调本科教学管理的重要性。2018年9月,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提出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本科教学管理,强化管理服务育人,完善各项管理制度[3]。2019年7月,教育部《关于加强和规范普通本科高校实习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强调,要加强和规范普通本科高校实习管理工作[4]。2019年9月,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提出,严格教育教学管理,强调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全面提高课程建设质量、推动高水平教材编写使用、改进实习运行机制、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动科研反哺教学、加强学生管理和服务、严把考试和毕业出口关[5]。2021年3月,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通知》文件中提出,利用信息技術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率,支撑教育决策、管理和服务,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进程[6]。本科教育教学管理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和提高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不可或缺。建立什么样的本科教育教学管理机制成为新形势下高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针对如何构建本科教育教学管理机制,从教育教学管理的队伍组成、制度规范和管理水平提升建议三个方面展开研究阐述。
一、本科教育教学管理队伍
新时代发展阶段,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不是合格的高校,不重视本科教育的校长不是合格的校长[7],高校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本科教育教学管理,而管理的目的就是服务教育教学、保障教育教学,最终实现教育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目标。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新阶段,各类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宏观上,本科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内容广泛,涉及部门多,管理队伍复杂。纵向上,一般分为学校和学院两个层级管理体系,校级层面主要涉及教务处、学生工作处、招生就业处、团委、校实验管理处等部门,学院层面主要涉及本科教学办公室、实验室、学生工作办公室、院团委等科室;横向上,校院两级每个部门、科室、组织主要负责的工作内容各有不同。本文从宏观层面梳理了校级、院级两级教育教学管理队伍,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管理队伍,推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管理模式,见图1。微观上,本科教育教学管理主导机构在校级层面为教务部门(一般称为教务处),院级层面主要为本科教学管理办公室及相关教学组织。在实际的教学管理过程中,以校教务处各职能管理科室和院本科教学办为主发挥主要管理作用,附属有教学咨询委员会、教学督导委员会、教学基层组织等辅助教学的学术和质量监控管理团队。因此,从微观层面分析本科教务管理部门相关科室及相关教学组织构成,厘清其管理职能,凸显其在本科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和地位,以教学管理为主的院校二级教学管理构成见图2。
二、本科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规范
制度简言之是个人需遵循的办事规程或行为准则[8]。为保障教育教学合理有序地高效运行,各高校根据国家、省部精神要求,结合自身情况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教学管理规章和制度。高校教师、学生及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