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docx
文件大小:57.22 KB
总页数:14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7.78千字
文档摘要

PAGE

PAGE3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53219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

学分/学时:6分/108学时

适用专业: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适用年级:2020级

制订人:

审订人: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制订课程标准的依据

本课程标准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标准》、《中等职业学校电工技术基础教学大纲》和《剑阁职中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

二、课程的性质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是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基础平台课模块下的职业综合能力课程之一,是该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序号

前期课程名称

为本课程支撑的主要知识、能力和素质

1

物理

物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为学生学习《电工技术基础》提供前期的理论基础、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方法。

序号

后续课程名称

为后续课程支撑的主要知识、能力和素质

1

电子技术基础

电子技术基础是电子技术方面的入门性质的理论基础课程,它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深入学习电子技术基础的某些领域,以及为电子技术基础在专业中的应用打好基础。本课程为其主要提供理论知识服务。

2

电力拖动

本课程为其提供基础理论支持和基本技能支持。

四、课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电路组成及其基本物理量(电流、电压与电阻)的概念,掌握串并联电阻和混联电阻的分析计算以及电压表与电流表的扩程。

2.理解电位、电能与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电位、电能和电功率的计算。

3.建立电压源与电流源的概念,理解基尔霍夫定律、戴维宁定理,掌握电阻定律、欧姆定律和焦耳定律。

4.理解电容及其充放电过程,掌握电容器的连接和安全电压的计算。

5.理解磁场主要物理量、电磁感应和感应电动势的概念,掌握左手定则、右手定则、楞次定律和电磁感应定律。

6.了解电感及其使用、互感和互感线圈及其同名端的判断。

7.了解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掌握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方法。

8.理解正弦交流电路的三要素以及交流电的有效值和平均值的概念,掌握电压三角形、阻抗三角形和功率三角形、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及串并联谐振。

9.理解中性线及其作用,掌握三相交流电及三相负载的星形和三角形接法。

10.了解变压器及其工作原理、交流电动机及用途,掌握电动机的控制方法。

能力目标

1.能正确使用常用电工工具和电工电子仪器仪表,识别常用电工材料,并能简单维护电工仪器仪表。

2.能根据客户需求,安装和检修室内电气线路。

3.能安装连接电动机的简单控制电路,并排除简单故障。

4.能正确处理电和电气火灾等电气事故。

5.能阅读简单的电路原理图及设备的电路方框图等,能正确连接导线,安装和检修室内电气线路。

6.能安装连接电动机的简单控制电路,并排除简单故障。

7.具有查阅手册等资料的能力。

素质目标

(融入课程思政内容)

1.培养良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一定的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和自学能力。

3.培养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于社会的良好职业道德。

4.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观点,培养科学的工作作风,具有热爱科学,事实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5.培养职业岗位必须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养成规范化操作的职业习惯及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提升综合素质。

五、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建议学时(108学时)

序号

项目名称

学时

教学形式

备注

1

导言与安全用电

6

演示与讲授/分组实训

1、教学过程尽可能采用教学做一体化

2、电工技能的训练结合实训项目进行

2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12

演示与讲授/分组实训

3

简单直流电路

18

演示与讲授/分组实训

4

复杂直流电路

10

演示与讲授/分组实训

5

电容

8

演示与讲授/分组实训

6

磁场与电磁感应

18

演示与讲授/分组实训

7

正弦交流电路

24

演示与讲授/分组实训

8

变压器与交流电动机

12

演示与讲授/分组实训

六、课程教学设计指导框架

章节/项目

教学目标

学习与训练内容

学时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与资源

教学环境说明

考核评价

导言与安全用电

1.了解电能及其优越性、安全用电操作规程,理解常见触电形式,能理解和区分电伤与电击

2.掌握安全电压的几种规定与适用范围、安全用电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