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船舶选线决策《国际航运管理》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了解船舶选线决策的定义理解船舶选线计算模型学会运用到实际中
知识点目录01船舶选线决策的定义02船舶选线参考因素03船舶选线计算模型04案例分析
01船舶选线决策的定义
01船舶选线决策的定义定义:不定期用于航次租船时经常会同时面临多个货载机会,这时,若没有一个具体的决策方法,就会举棋不定,若随便选择一个机会,就有可能失去更大的盈利机会。下面我们介绍可以用在这种场合的具体船舶选线决策方法。
02船舶选线参考因素
02船舶选线参考因素设有两条航线,参数如下:备注:航线A、B注:在某平均时段内的劳动生产力注:货物运费率是指每运费吨或每件货物的运输价格注:船舶负载率又称船舶装载率,是指是指每运费吨或每件货物的运输价格注:港口费用是港口向在港的运输船舶和货物提供各种劳务和设备而收取的各种费用
02船舶选线参考因素船舶参数如下:备注:注:工作工况下机械允许的最大载荷。注:重载航速是指船舶满载情况下的航行速度注:空载航速是指船舶在空船条件下的航行速度
03船舶选线计算模型
03船舶选线计算模型方法一由于收入、成本、航次时间都不等,故应取船舶营运天利润最大为目标。先计算航次利润出合理决策。分别将两航线的参数及船舶参数代人式,可求得两方案的目标值,通过比较,可作
03船舶选线计算模型由于船舶运输生产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性,及不定期船运输市场的不确定性,A,B航线的航次结束后,由于地点和时同的不同,可获得市场机会及相应的效益是不一样的。若考虑到经济效益的整体性,上述决策方法就显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按照上述方法计算A航线的航次每营运天利润低于B航线的航次每营运天利润,但A航线的卸货港比B航线的卸货港更接近船舶经营人预测的下一航次的装货港。下面仅就以上提到的两种情况给出如何处理的方法。
03船舶选线计算模型方法二若选择A航线的航次结束后可获得的市场机会的概率及经济效益大于选择B航线的航次结束后可获得的市场机会的概率及经济效益,则从整体上考虑,当前选用经济效益差的A航线可能更合理。下面仅就以上提到的两种情况给出如何处理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应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并采用不同的方法加以修正。第一种情况,A,B航线的卸货港到下一预计航次的装货港距离不等。这时可以人为地延长一个或同时延长两个航次航线,使不同航线的终点到下一欧侧航次的装货港的距离基本接近或相等,从而使不同航线具有可比性。在具体计算时,船舶王官人就应在延长的航线的航次成本中加上延长部分所增加的费用。?
03船舶选线计算模型??
04案例分析
04案例分析?乙甲丙AB0.60.30.10.20.30.5高租金收入180000中租金收入150000低租金收入120000高租金收入150000中租金收入120000低租金收入100000
04案例分析?高租金收入180000中租金收入150000低租金收入120000高租金收入150000中租金收入120000低租金收入100000
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