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渔业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实践与探索.docx
文件大小:42.88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6.55千字
文档摘要

渔业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实践与探索

符贵红胡毅钟蕾

[摘要]在渔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环节,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相关解决措施。通过优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课程学习、加强科研创新实践等环节着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并提供基地完成实践,达到提高渔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实践和创新思维能力的目标。通过建设与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案,以期为其他高校相关专业在提高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提供参考。

[关键词]渔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实践

[基金项目]2021年度湖南农业大学教改项目(XJJG-2021-018)

[中图分类号]G64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3)14-0125-04[收稿日期]2022-06-30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是我国基于对应用型人才需求提出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其培养目的是在相关专业背景下,以实践和技能为导向,强调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使研究生在毕业后能直接为科研院所、企业的产品研发和科研生产服务。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高级型应用人才。与“厚基础、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专业硕士应对专业理论知识和产业发展的前沿和趋势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课程体系规划和内容设置直接影响到应用型硕士培养的质量和目标。因此,水产类学科和产业发展前沿相关课程的设置和内容的设计无疑将对水产类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影响。

渔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点是提高专业实践能力[1]。我国渔业专业硕士研究生从2009年开始招生,湖南农业大学同步进行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在培养过程中建立了渔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教育模式。目前,渔业发展领域研究生教育存在开设时间不长、发展过程定位不明确、培养模式不合理、生源分布不平衡和教育评估体系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近几年,我国在对现代渔业技术人才需求增大的同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产生了相应的担忧[2]。本文针对全日制渔业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与完善,以期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为培育新农科背景下新型渔业类人才,增强专业实践技能,推进渔业领域研究生创新实践培养,本文分析了渔业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措施。

一、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问题

经过实际调查,结合本校渔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了解到目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原创精神和创新意识

研究生教育质量评定的最终标准是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主要包含以下四方面:(1)创造力,即针对现有研究成果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进行知识创新。(2)动手能力,即通過现有理论进行创造,在实践中体现成果,用以检验理论成果正确性。(3)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4)研究能力,即用科学方法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3]。胡威等[4]研究了学科竞赛在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中的作用,认为“创新需要具备两个能力要素:一是基础创新能力;二是实践创新能力”。前者要求创新者能够通过查阅文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具有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后者则需要将创新思想付诸实践,在实践中实现创造。

目前,研究生发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遍不高,对主题或科研内部的学习缺乏动机和兴趣。大部分学生专业基础不扎实,知识结构体系不完整,缺乏创新意识和原创精神。统计数据显示,每届都有部分生源专业知识薄弱,知识结构体系不完整,容易导致其科研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提出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受到限制。另外,部分研究生在课题选题和设计思维上具有局限性,容易导致在课题开展过程中缺乏创新性实践操作,影响科研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5]。因此,渔业专业硕士研究生目前亟须加强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

(二)修订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案

针对渔业发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各高校积极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但培养方案仍须修订,建立并制订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框架[6-7]。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既注重系统的理论基础培养,又注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导致理论课程仍在培养方案中占比较大,因此,课程体系需要纳入具有应用特点的课程[8-9]。为提高实践环节在研究生培养中的质量,湖南农业大学系统制订了《全日制农业(渔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指导章程》,成立了渔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负责培养方案制订、课程体系建设、质量评价开展等工作;制订了《湖南农业大学农业硕士渔业发展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明确规定了培养目标、培养年限、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培养环节、培养要求、实践时间、论文要求与学位授予条件等,并要求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结合学位论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