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020
B16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XXXX—XXXX
光肩星天牛防治技术规程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23/TXXXX—XXXX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的编写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东北林业大学,延寿县林业局实验林场,白城市林业
科学研究院,依兰县林业局,黑龙江省应急救援保障中心,黑龙江省林业监测规划院,五常市林业和草
原局,绥芬河市林业和草原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晓乾、遇文婧、赵红盈、王琪、张平、孙屹然、刘冬梅、李宏光、王丽娜、
宫莉、王妍、王成、崔伟刚。
I
DB23/TXXXX—XXXX
光肩星天牛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防治的虫情监测、防治技术、防治效果检
查和技术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光肩星天牛的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LY/T1681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虫情监测
3.1踏查
3.1.1时间
每年2次,即4月中旬至6月上旬幼虫开始活动后和9月至10月越冬前。
3.1.2路线
在光肩星天牛未发生区或发生区周围,根据林木资源分布图,选定踏查路线。主要沿道路、防护林
网、村屯,城市行道、庭院及公园,重点对车站等货物集散地、木材加工厂周边的林木进行踏查。按每
500~1000株树选1株样株的比例,进行调查并填入表A.1。
3.1.3调查内容
光肩星天牛成虫产卵刻槽,天牛幼虫排出的木屑,成虫羽化孔。
3.2标准地调查
在已发生区,在防护林设立适当数量的固定标准地或临时标准地,一般设立面积为0.1hm2(40m
×25m)标准地,标准地总面积不得少于调查林地总面积的5%。每块标准地内的树木不少于200株。每
块标准地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标准株20株,进行虫害程度调查。城市行道及庭院绿化带设立固定或临
时样点对目的树种进行全株调查。并相应设立对照区,将调查结果填入表A.2。
3.3虫害发生程度划分
按LY/T1681的规定执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