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防雷、防静电和防辐射(电工作业安全课件).pptx
文件大小:5.36 MB
总页数:59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6.56千字
文档摘要

静电防护措施

工艺控制防静电静电接地和等电位连接人体静电防护作业场所增湿罐区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油品装卸

41.工艺控制防静电321优化灌注方式:底部灌注限制物料流速:石油产品,初始流速不应大于1m/s,当注入口浸没200mm后,可逐步提高流速但最大流速不应超过4.5m/s.增加静置时间选用合适的材料

1.工艺控制防静电

2、静电接地和等电位连接①防静电接地电阻原则上不得超过1MΩ;金属导体,可要求接地电阻不超过100-1000Ω;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公用接地装置,不宜大于4Ω;②装卸作业时,罐车与罐体,及其他金属构件应做等电位跨接,并通过接地装置接地;③罐区,建筑物、装卸台、电气设备应做可靠接地,防止断线,防止接地电阻过大。④每年2次接地电阻试验。

2、静电接地和等电位连接

3、人体静电防护“一放两穿两不穿”作业人员在上罐前必须采用人体触摸金属棒接地的方式进行人体放电。穿导电性工作鞋袜。穿防静电服、手套、帽子。不穿合成纤维的衣服。不在危险场所穿脱衣服。

3、人体静电防护

4、场所增湿为防止大量带电,相对湿度宜增加至50%以上。①增湿的方法不宜用于消除高温绝缘体上的静电。②

随堂小测4[单选题]在生产程中,由于物体的运动和带电体的感应,生产设备上有可能带有静电。若作用于人体,有可能使操作者误操作。下列关于生产过程中通过工艺控制消除静电危害的措施中,正确的有()。A为防止大量带电,相对湿度应在50%以上B严禁在液体搅拌过程中进行取样、检测C使用吸湿性强的化学添加剂加入高温绝缘材料D使用四氯化碳替代汽油作为洗涤剂

随堂小测5.工艺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可能弓|起爆炸和火灾,也可能给人以电击,还可能妨碍生产。下列燃爆事故中,属于静电因素引起的是()。A实验员小王忘记关氢气阀门,当他取出金属钠放在水中时产生火花发生燃爆B实验员小李忘记关氢气阀门,当他在操作台给特钢做耐磨试验过程中发生燃爆C司机小张跑长途用塑料桶盛装汽油备用,当他开到半路给汽车加油瞬间发生燃爆D维修工小赵未按规定穿防静电服维修天然气阀门,当用榔头敲击钎子瞬间发生燃爆

雷电的形成与危害

目录页丨Contents雷击的形成一雷电的类型二雷电的危害三

雷击的形成雷电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雷击时,会产生极高的过电压和极大的过电流,在所波及的范围内,可能造成设施或设备的毁坏,可能造成大规模停电,可能造成火灾或爆炸,还可能直接伤及人畜。

一、雷电的形成当年壮举雷电学说的创立雷电的形成

一、雷电的形成早在二百多年前,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在雷雨天通过放风筝实验,证明了雷击是大气中的放电现象,并建立了雷电学说。1752年夏季,在天空乌云密布时,富兰克林和儿子威廉做了只风筝放到空中。很快富兰克林就注意到牵引风筝的线绳开始分裂,这说明有电荷产生。于是他在牵引线上挂了把钥匙,摩擦指关节后与钥匙接触,结果火花出现了,这证明闪电实际上就是大量的静电放电。

一、雷电的形成雷电的形成1234对流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积雨云顶部冰晶、水滴的破碎以及空气对流等过程,使云中产生电荷。云层下部的负电荷与地面的正电荷放电产生闪电。云层上部的正电荷与下部的负电荷放电产生闪电;云的上部以正电荷为主,下部以负电荷为主。

二、雷电的种类直击雷云闪感应雷带电积云与地面目标之间的强烈放电称直击雷。未达到地面的闪电,也就是同一云层之中上部云层与下部云层之间的放电,称为云闪;分为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

二、雷电的种类感应雷称为雷电感应或感应过电压。它分为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①静电感应:带电积云与导电凸出物顶部感应大量电荷。静电感应雷是由于带电积云接近地面,在架空线路导线或其他导电凸出物顶部感应出大量电荷引起的。在带电积云与其他客体放电后,架空线路导线或导电凸出物顶部的电荷失去束缚,以大电流、高电压冲击波的形式,沿线路导线或导电凸出物极快地传播。[注1][注2]直击和感应雷能在线路和管道上产生闪电电涌。直击和感应雷能在空间产生辐射电磁波。

二、雷电的种类②电磁感应冲击雷电流在空间产生迅速变化的强磁场。电磁感应雷是由于雷电放电时,巨大的冲击雷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迅速变化的强磁场引起的。这种迅速变化的磁场能在邻近的导体上感应出很高的电动势。如系开口环状导体,开口处可能由此引起火花。

三、雷电的危害雷电的危害有:对人的危害,击毁建筑物、供配电系统、通信设备等,危害人民财产和人身安全。1雷电流高压效应会产生高达数万伏甚至数十万伏的冲击电压,如此巨大的电压瞬间冲击电气设备,足以击穿绝缘使设备发生短路,导致燃烧、爆炸等直接灾害。2雷电流高热效应会放出几十至上千安的强大电流,并产生大量热能,在雷击点的热量会很高,可导致金属熔化,引发火灾和爆炸。3雷电流机械效应主要表现为被雷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