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现场应急处置—典型事故现场应急处置.pptx
文件大小:5.3 MB
总页数:19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1.54千字
文档摘要

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应急处置

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应急处置灭火控制火灾而不扑灭完全撤离

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总要求(1)先控制,后灭火(2)上风或侧风位置,(3)自我防护措施(4)危险特性、蔓延途径(5)灭火剂和灭火方法(6)爆炸、爆裂、喷溅等特别火情

灭火方法(1)冷却灭火法(2)隔离灭火法(3)窒息灭火法(4)抑制灭火法

灭火对策根据不同的着火物采取不同的灭火对策:扑救易燃液体火灾扑救有毒有害物品和腐蚀品火灾扑救放射性物品火灾扑救易燃固体、易燃物品火灾扑救压缩或液化气体火灾扑救爆炸物品火灾扑救遇湿易燃物品火灾

受限空间事故应急处置

什么是受限空间?指工厂的各种设备内部和城市的隧道、下水道、沟、坑、井、池、涵洞、阀门间、污水处理设施等封闭、半封闭的设施及场所,以及农村储存红薯、土豆、各种蔬菜的井、窖等。通风不良的矿井也应视同受限空间。

受限空间应同时符合以下3个物理条件:①有足够的空间,让人员可以进入并进行指定的工作;②进入和撤离受到限制,不能自如的进出;③并非设计用来给员工长时间在内工作的。什么是受限空间?

受限空间危险特征:存在或可能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存在或可能产生掩埋进入者的物料;内部结构可能将进入者困在其中;存在已识别出的健康、安全风险。

进入受限空间前,必须制定和实施书面受限空间进入计划。所有进入受限空间的作业必须持有有效的进入许可证。只有在没有其它切实可行的方法时,才考虑进入受限空间。受限空间作业前,必须进行危害因素识别,列出危害因素清单。进入受限空间必须遵循的原则:

进入受限空间的预防行动:①评估进入之前和进入期间潜在的危害的程度;②制定措施消除、控制或隔离在进入之前和进入期间的危害;③在进入之前和进入期间检测受限空间中的气体环境;④保持安全进入的条件;⑤预测在受限空间里的活动以及可能产生的危害;⑥预测空间外活动对受限空间内条件的潜在影响。

救援顺序:进入者采取自救。救援者应在空间外部对进入者进行施救(也称为非进入式救援)。救援者进入有限空间对进入者进行施救。(也称为进入式救援)。

有毒有害物质泄漏事故现场应急处置

有毒有害物质泄漏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法1.泄漏控制技术2.倒罐3.转移4.点燃5.泄漏物处置技术

1.泄漏控制技术“处置泄漏,堵为先”的原则(1)关阀止漏法:通过关闭输送物料管道阀门,断绝物料源的措施,制止泄漏。(2)带压堵漏(或称为:带压密封技术):不能关阀止漏时,可使用各种针对性的堵漏器具和方法实施封堵泄漏口,控制泄漏。

2.倒罐采用上述的关阀断料、堵漏封口等堵漏方法不能制止储罐、容器或装置泄漏时,可采取疏导的方法通过输送设备和管道将泄漏内部的液体倒入其他容器、储罐中,以控制泄漏量和配合其他处置措施的实施。压缩机倒罐、烃泵倒罐、压缩气体倒罐、静压差倒罐。

3.转移如果储罐、容器、管道内的液体泄漏严重而又无法堵漏或倒罐时,应及时将事故装置转移到安全地点处置,尽可能减少泄漏的量。首先应在事故点周围的安全区域修建围堤或处置地,然后将事故装置及内部的液体导人围堤或处置地内,再根据泄漏液体的性质采用相应的处置方法。

4.点燃当无法有效地实施堵漏或倒罐处置时,可点燃泄漏出的可燃性气体或挥发性的可燃液体,在外来引火物的作用下形成稳定燃烧,控制其泄漏,减低或消除泄漏毒气的毒害程度和范围,避免易燃和有毒气体扩散后达到爆炸极限而引发燃烧爆炸事故。

5.泄漏物处置技术泄漏物处置技术是指采取筑堤围堤堵截和挖掘沟槽、稀释与覆盖、收容(集)、固化、低温冷却、废弃等方法及时对现场泄漏物进行处理,使泄漏物得到安全可靠的处置。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