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PAGE1
《林果生产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10206
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
学分/学时:9/162
适用专业:现代农艺技术
适用年级:高一
制订人:
审订人:
《林果生产技术》课程标准
制订课程标准的依据
本课程标准依据国家职业技能考核标准和《剑阁职中现代农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
二、课程的性质
《林果生产技术》课程是现代农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方向课模块下的职业综合能力课程之一,是该专业的一必修课。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序号
前期课程名称
为本课程支撑的主要知识、能力和素质
1
植物生产与环境
熟悉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掌握温度、光照、水分、空气、土壤、肥料等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2
植物保护技术
了解昆虫繁殖发育的特点与习性,熟悉昆虫与环境条件的关系;能进行植物病害的病症病状、病原物的识别;能进行病虫害的预防及防治。
序号
后续课程名称
为后续课程支撑的主要知识、能力和素质
1
园林植物环境与生产
熟悉树木的形态特征及生态习性;能进行树木的育苗、整形修剪、嫁接及田间常规管理;学生具备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2
农业经营与管理
理解果园的现代农业经营方式及生产模式;熟悉农业资源的配置;理解产品质量管理及营销等基础知识。
3
种植专业学习指导与训练
学生具备实训实习的能力。
四、课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果树育苗的基本原理、方法掌和建园的基本知识;
2.熟悉果园管理的基础知识及技能要求;
3.初步掌握林果产品品质检验的知识
能力目标
1.掌握当地主栽果树的整形与修剪技术;
2.能独立完成优质林果苗木的生产任务,熟练掌握嫁接育苗技术;
3.掌握林果保护地栽培的生产管理技术要点;学会制订林果园周年管理计划。
素质目标
(融入课程思政内容)
1.培养良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养成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具有热爱农业、服务“三农”的思想;
3.培养职业岗位必须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4、培养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于社会的良好职业道德;
五、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建议学时(108学时)
序号
项目名称
学时
教学形式
备注
1
走进“林果生产技术”课程
2
理论讲授课
1、教学做一体化
2、结合实训项目进行
2
项目1果树育苗
12+2
理论与实训型
3
项目2果园建立
8+2
理论与实训型
4
项目3果园管理
12+2
理论与实训型
5
项目4梨
8
理论与实训型
6
项目5葡萄
8
理论与实训型
7
项目6柑橘
12+2
理论与实训型
8
项目7枇杷
8
理论与实训型
9
机动
10
实习观摩课
10
综合实训周
20
实习实训课
11
合计
108
六、课程教学设计指导框架
章节(项目)名称
教学目标
学习与训练内容
学时
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与资源利用建议
教学环境说明
考核评价
走进“林果生产技术”课程
1.能进行果树树种识别及其分类;
2.了解林果生产的研究对象、内容,学习目的和方法
3.能理解果业生产经营质量的对策
1.果树及其分类;
2.果树生产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3.果树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媒介资源:教材、教案、多媒体、视频、黑板
理论课在多媒体教室。
形成性考核50%(出勤、课堂表现、习题作业)+终结性评价50%(期末理论考试)
项目1果树育苗
1.了解果树苗圃规划的原则;
2.熟悉果树苗圃耕作的内容和方法
3.能进行果树苗圃地的规划。
1.苗圃地的选择、规划;
2.果树种子的采集、储藏与播种;
3.果树苗木的培育方式与方法;
4.容器制作与保护地育苗;
5.苗木起苗、分级与出圃管理。
2
12+2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
媒介资源:教材、教案、计算机、视频、黑板
理论课在多媒体教室。实训课在实习基地进行
形成性考核50%(出勤、课堂表现、习题作业)+终结性评价50%(期末理论考试)
3
4
3
2
项目2果园建立
了解果园的生态条件及标准;熟悉果园规划原则与设计内容;
掌握果园开垦的方法;
熟悉果树栽植技术及管理方法。
1.果园园地规划与设计;因地制宜配置果园树种、品种;
2.果园开垦方法与园地改造;
3.果树栽植技术与管理
2
8+2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