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背景
1.1任务来源
民用燃煤大气污染物排放成为了大气污染物排放占比较大的一
部分,由于民用燃煤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治理难度大,因此民用燃
煤污染物减排、控制、监测都成为目前大气污染治理的一个难题。
本任务来源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
技术研究“典型面源排放标准评估和制修订的技术方法体系研究”所
属课题“民用燃煤大气污染物全过程控制及相关标准研究”,北京全
华环保技术标准研究中心为承担单位。
1.2工作过程
1.2.1第一阶段
任务承担单位接受任务后,立即成立了《民用燃煤大气污染物检
测技术规范》编制组,完成了项目任务书。编制组初步拟定了技术规
范编制的工作目标、工作内容,讨论了技术规范在编制过程中可能遇
到的问题。按照任务书要求,制定了详细的标准编制计划和任务分工。
开展民用燃煤大气污染物排放现状调查。编制组前期开展大量文献、资料调
研,课题通过数据调研、资料查找等方式,结合统计局数据,分析我
国民用煤利用现状,了解民用燃煤的污染物排放情况,重点考察在采
暖期和非采暖期民用燃煤燃烧污染物的排放量。考虑南方与北方、山
区与平原之间在民用燃煤使用上的差异较大,本课题拟选取京津冀区
域和长三角区域作为调研区域。在对上述区域的排放源进行初步摸底
调查的基础上,明确当地排放源的主要构成,选取合适的排放源分类
级别,以确定污染源排放的数据调查和收集对象。
查询和收集了国内外相关标准和文献资料,分析了现有燃煤大气
污染物检测技术规范和民用燃煤大气污染物检测在实际应用中存在
的问题,确定了技术规范编制的原则和技术路线。
1.2.2第二阶段
在2017—2018年度的采暖季进行实地调研和监测,针对不同地
区煤质参数不同,污染物排放因子不同等特点,对区域内居民燃煤产
生的PM、SO、NOx等污染物排放量进行检测。对不同类型民用燃煤2
燃烧后的污染物进行排放检测,建立污染物项目筛选原则,筛选出优
先控制的污染物以及特征污染物。针对民用燃煤污染物的排放特点,
建立民用燃煤大气污染物排放测试标准,从采样布点、样品采集、检
测方法的选择等方面全过程考虑,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的民用燃煤检
测方法。
针对民用煤炉烟气流速低且脉动剧烈、污染物排放随工况起伏变
化大的特点,搭建一套民用煤燃烧模拟测试系统,并可作为民用燃煤
污染物达标排放的检测平台,平台主要包括民用煤燃烧模拟系统,稀
释采样系统及在线监测系统三大部分。民用煤燃烧模拟平台主要由吸
风罩、管道、排风机、排气筒等部分构成。在此基础上,制定一套规
范化、标准化的民用燃煤检测技术规范。对现有民用煤污染物检测方
法进行对比优化,筛选需要优先控制的污染物以及特征污染物,优化
检测方法。
图1民用煤燃烧模拟测试系统
图2民用煤燃烧模拟测试系统在线监测数据图
1.2.3第三阶段
为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在2018—2019年度采暖季开展进一步调
研和实测,对调研中已经收集到的部分数据进行验证性检测,根据民
用煤燃烧特点、民用炉具特点以及污染物排放规律,编写检测方法技
术规范,形成规范的检测体系。
2规范制定的必要性
2.1必要性
2.1.1民用煤燃烧的危害
煤炭是重要的燃料,在我国能源消耗中仍占绝对比例。散煤即为
电力和工业集中燃煤以外的散烧煤,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