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开拓巷道长时变形测定技术标准编制说明
1工作简况
1.1任务来源
本标准的编制任务来源于陕西华电榆横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关村绿色产
业联盟的支持。为进一步提升煤矿开拓巷道的安全性和长期稳定性,陕西华电榆
横煤电公司委托矿业大学(北京)内蒙古研究院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负责编
制《煤矿开拓巷道长时变形监测技术及控制方法》标准,并组织开展相关的调研、
实验和技术研究。
1.2起草单位、参编单位
陕西华电榆横煤电有限责任公司、矿业大学(北京)内蒙古研究院、中国矿
业大学(北京)
1.3主要起草人
余从,郝宪杰,高歆于,段红飞、徐骏、李朋峰、李一涵、黄伟伟、李航、
王强,杨怀翔、王宏飞、褚夫乐、郭旭、蔺万通、杨赟、季金一、唐志刚、李宜
家、张涛、廉红卫、宁鹏
2制定(修订)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
煤炭是我国的支柱型能源,2021年全国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4.7%。
我国绝大部分煤炭是通过地下开采方式生产的,煤矿开拓巷道是煤矿的主要巷道,
开采扰动和时间效应对其变形损伤影响较大。确保煤矿开拓巷道和巷道围岩稳定
是煤炭开采时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但是随着煤矿开采强度的增加,煤炭开采扰
动也会对开拓巷道和开拓巷道产生影响,部分巷道在采动影响下变形严重,威胁
了矿井正常生产。
本标准对现有的煤矿开拓巷道长期时效损伤变形测试方法进行分析、总结,
提出了煤矿开拓巷道长时变形的测试和控制技术规范,该技术规范可以使煤矿开
拓巷道长期损伤变形的测试和控制技术标准化,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具有较深远的
意义。
煤矿开拓巷道是煤矿的最主要巷道,其具有巷道断面大、服务年限长等特点
(基本与矿井服务年限一致,可达20年甚至30、40年以上),但是在其服务年
限之内开采扰动和时间效应对其变形损伤较大,部分巷道在采动和时间效应影响
下变形损伤严重,如不能合理进行维护,将会严重威胁矿井的正常生产。由于当
前缺少煤矿开拓巷道长时效损伤变形测试及控制技术规范,导致国内很多煤矿大
巷变形损伤严重且不可逆,支护成本过高甚至无法修复,急需相应的技术标准指
导开拓大巷的变形监测和维护。
3主要起草过程
(1)成立标准编制确定编制计划后,陕西华电榆横煤电有限责任公司、矿
业大学(北京)内蒙古研究院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内蒙古成立了标准编制组,
并就标准修订工作任务进行了分解部署。
(2)资料收集和现行标准存在问题梳理2023年1月-12月,编制组开展了
国内外相关标准、文献资料的收集与调研工作。同时,对相关的国家与行业标准
进行了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巷道长时变形面临的主要问题,梳理。
(3)编制标准开题论证报告和标准草案初稿2024年1月-6月,编制组在
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标准的修订思路和修订原则,确定了标准的框架
结构和主要技术内容等,并编制完成标准开题论证报告和标准草案初稿。
(4)2024年6月成功通过中关村绿色产业联盟的团体标准立项评审,并且
得到了相关专家的修改意见。
(5)2024年8月-2025年2月,进行标准初稿修改和编制完成标准征求意
见稿及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4制定(修订)标准的原则和依据
通用性原则:首先技术规范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符合行业相关标准要
求,并且严格按照标准所依据的文件认真起草制订。
先进性原则:技术规范将参考国际、国内巷道长期时效损伤变形和巷道变形
检测、控制领域先进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并结合国内煤矿巷道变形控制的
现状,采用先进的巷道变形测试方法和技术进行技术规范的制订,实现在煤矿
永久性巷道和开拓巷道长期时效损伤变形测试和控制技术规范的编制方面从无
到有的跨越。
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原则:技术规范是对煤矿实际工作成果的分析研究、凝练
与升华,最终还需要用于煤矿实际工作中,接受实践的检验,只有经得起实践的
检验,并且可用、好用,技术规范才可以说是有用的、实用的。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
结构和起草规则》、GB/T23561.9-2009《煤和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测定方法第9
部分:煤和岩石三轴强度及变形参数测定方法》、MT/T878-2000《煤矿巷道矿
山压力显现观测方法》和《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起草。
5与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关系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
中,注日期的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