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金属加工与实训》课程标准.doc
文件大小:87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5.02千字
文档摘要

PAGE

PAGE1

《金属加工与实训》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51206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分/学时:8/144

适用专业:机械加工技术专业

适用年级:2020级

制订人:周学文

审订人:

二〇二〇年九月

《金属加工与实训》课程标准

一、制订课程标准的依据

本课程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职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和《剑阁职中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

二、课程的性质

《金属加工与实训》课程是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业基础能力模块下的以机械加工工艺为主线,培养学生认识金属材料性能、热处理工艺,懂得金属材料的分类、牌号、用途及其选用方法、以金属切削理论、制造加工方法及装备为基础,以零件精度构成及其实现方法为重点的综合性课程,是该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序号

前期课程名称

为本课程支撑的主要知识、能力和素质

1

机械制图

具备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

能正确识读机械零件图样。

2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

1.具备熟练使用常用量具对零部件进行测量和处理的能力;

2.具备使用标准、规范手册和图表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序号

后续课程名称

为后续课程支撑的主要知识、能力和素质

1

普通车工技能训练

1.提供使用常用量具对零部件进行测量和处理的能力;

2.提供使用标准、规范手册和图表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2

数控车工技能训练

1.提供使用常用量具对零部件进行测量和处理的能力;

2.提供使用标准、规范手册和图表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3

钳工技能训练

能在钳工加工过程中灵活应用相关知识,提高操作技能;

能达到规范化钳工加工的职业能力,并具备参加国家职业资格技能鉴定的能力。

4

机械基础

实现课程理论性、实践性、工程性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学生尽快掌握《机械基础》课程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

2.培养学生解决机械基础实践问题的能力。??

5

焊工技能训练

能在焊接加工过程中灵活应用相关知识;

能达到规范化焊工加工的职业能力,并具备参加国家职业资格技能鉴定的能力。

6

数控铣工技能训练

1.提供使用常用量具对零部件进行测量和处理的能力;

2.提供使用标准、规范手册和图表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7

跟岗实习

提供简单零部件加工和设备简单维护保养的能力

8

顶岗实习

提供简单零部件加工和设备简单维护保养的能力

四、课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选用常用金属材料

2.熟悉一般机械加工的工艺路线与热处理工序

3.掌握钳工、车工、铣工、焊工等金属加工的基础操作技能

4.会使用常用的工、量、刃具

5.能阅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及常见工种的工艺卡,并能按工艺卡要求实施加工工艺。

能力目标

1.具备运用工具书、网络等查阅和处理金属加工工艺信息的能力;

2.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探究工程实际中有关的金属工艺问题的意识,提高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3.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树立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等职业意识。

素质目标

1.在本课程的学习中渗透在本课程的学习中渗透课程思政和职业素养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

2.培养科学的创新精神,并在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和自学能力方面均有所提高

3.培养职业岗位必须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养成规范化操作的职业习惯,提升综合素质

4.培养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于社会的良好职业道德;

五、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建议学时(144学时)

序号

章节(或单元)名称

学时

教学形式

备注

1

绪论

8

理论型

2

第一章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25

理论型

3

第二章常用工程材料

21

理论型

4

第三章钢的热处理

25

理论型、参观型

5

第四章金属热加工基础

25

理论型、参观型

6

第五章金属冷加工基础

40

理论型、实训型

六、课程教学设计指导框架

章节名称

教学目标

学习与训练内容

学时

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与资源利用建议

教学环境说明

考核评价

绪论

了解机械加工的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

1.机械加工

2.机械加工的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3.我国机械加工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8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