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如何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实施项目式学习.docx
文件大小:18.7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4.05千字
文档摘要

如何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实施项目式学习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的一门必修课程,它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关联,是学生通过真实生活现象透视多领域学科知识的一扇窗。为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质量,教师可尝试采用项目式学习这一独特的教学方法。文章以项目式学习为研究对象,简述项目式学习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实施价值。结合教科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材,重点以五年级上册“我为学校制作警示牌”为例,探究如何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实施项目式学习。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式学习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小学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明方向和提供思路。《纲要》启示教师需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提炼出特定的活动主题,创设情境化问题,让学生在质疑、思考与探究中采用服务、操作、体验等各种方法来习得知识、技能与素养。因此,项目式学习符合《纲要》所呈现的育人理念要求,值得推广实施。项目式学习中,教师成为引导者而非操控者,学生成为真正的探索者和体验者,这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搭建平台、奠定基础。

一、项目式学习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实施价值

(一)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它以生活化的情境为依托,以具体学习项目为指引,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动手制作与情境体验中获得知识与技能。相较于以往满堂灌的教法,项目式学习更能激发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也更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项目式学习强调让学生主动去发现、探索、求知,寻找问题答案与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仅仅将结论告知他们。这种方式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机械接受变为自主探索,加之可以在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实现“做中学”,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自然高涨。

(二)发展跨学科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涉及文化、数学、科学、历史、美术等多学科、多领域内的跨学科知识。实施项目式学习后,学生将在完成具体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发展一种基于跨学科知识学习的跨学科实践能力。

(三)培养较强的科学精神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很多内容都与神奇的科学知识有关。教师实施项目化学习,明确项目学习主题、目标后,可指引学生在对具体项目的实际操作、体验中感悟神奇的科学现象,揭秘科学现象背后的科学知识。这一过程中,学生会根据项目主题和任务要求,积极参与社会调查,在对比分析、归纳推理、批判反思中一步步探寻解决之法,完成任务。即使遇到困难、遭遇挫折,学生们也能在与同伴的沟通和协作中克服,最终形成求真求实、理性开放、协作互助、知行合一、精益求精、创新创造等科学精神。

二、项目式学习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实施路径

“我为学校制作警示牌”出自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课第2单元“制作与设计”的第2节。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一些简单的动手制作能力,“我为学校制作警示牌”十分适合采用项目式学习来开展学习与探究。本节是一堂具有代表性的设计与制作活动课。学生可先通过搜索、记录、调查、采访来搜集资料,确定制作哪方面的警示牌以及如何制作。融入项目式学习,教师可创设具体情境,开展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一步步探究并完成项目。

(一)结合生活抛出问题,明确项目学习主题与目标

实施项目式学习的第一步便是明确项目主题和项目所要达到的目标。综合实践活动课重在实践,教师可在课外实践中抛出一些生活化的问题,以引导学生关注和明确此次项目式学习的主题。抛出问题时,教师要结合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从学生生活和兴趣出发,让学生在探索问题中形成主题意识,知晓项目主题和具体任务。

执教“我为学校制作警示牌”时,教师可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进行校园巡游。巡游时,重点提醒学生关注校园各个地方的警示牌,如草坪上的“茵茵青草最怕疼,小心谨慎不踩踏”、楼梯上的“上下楼梯,请勿打闹”、消防通道处的“消防通道,禁止停车”、校园湖泊处的“水深危险,禁止游泳”以及水房处的“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等各类警示牌。在巡游活动进行中,每到一处,教师都可结合警示牌的内容重复抛出以下问题:“此处警示牌有几个部分组成?学校在此处设计警示牌有何作用?”比如,行至楼梯处,学生会在生活化问题的驱使下,自主思考警示牌包含哪些内容,为何要设计这一警示牌。通过思考,学生对校园楼梯警示牌的构成、价值有更深了解,即“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避免楼梯间意外事故发生”。以此类推,学生明白草坪上、消防通道、湖泊等处放置警示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最终学生得出,校园警示牌是为构建更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确保学生健康安全成长而设立的。趁此机会,教师可随即抛出此次项目的主题任务,即“设计和制作校园警示牌”。而项目实施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具备设计、制作校园警示牌的能力,能够用自己的双手和创造力为和谐校园构建出力,并培养学生高度的责任感。

(二)创设趣味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参与项目学习的兴趣